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创新驱动 绿满江城——武汉的绿色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03来源: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创新驱动 绿满江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统筹抓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各项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9月25号,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推进美丽武汉建设。

  

  “十四五”时期,武汉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压实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

  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监管体系;

  改革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系;

  完善地方环境法规制度体系。

  “五大体系”协同发力,实现全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从“构建”到“完善”的过渡。

  

  完善“断面—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武汉坚决抓好长江大保护,“江城”和“百湖之市”名片更靓了。武汉市率先实施长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制度,在全国首创市域内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截至目前已历经两次修订完善。

  

  通过比较跨区考核断面与上游入境对照断面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确定跨区考核断面水质改善或者下降比例,实行水质“改善奖励”“下降扣缴”的生态补偿措施。

  2019年以来,全市水质生态补偿奖励资金共计奖励5550万元,扣缴5650万元,通过生态补偿措施促使长江、汉江等流域水质得到稳步提升,长期稳定保持Ⅱ类。

  

  在此基础上,持续健全跨市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县全覆盖,确保全市各区域共同守护流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间的生态共享与经济共赢。

  央视新闻联播以《湖北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守住生态底线》为题报道武汉市跨区断面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情况,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任宪友接受采访。

  

  武汉市实施长江水质考核奖惩机制以来,该机制带动全省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形成“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协同治理新范式,有效激活上下游、左右岸生态环境保护内生动力。

  探索构建政企民三位一体

  可持续碳普惠体系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含绿量”更足了。制定《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武汉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管理性文件,从政策层面明晰了管理制度、方法学开发和减排量交易,以及碳普惠场景建设的“线路图”。

  

  扩展碳普惠消纳体系,率先开创“碳中和众筹”模式助力汉马、中碳登大厦等活动达成“零碳”目标,创新“以碳代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设立全国首家专门运营碳普惠体系的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全国低碳场景丰富的碳普惠平台,创新将个人碳普惠减排量赋予经济价值。

  

  打造全国碳普惠场景,构建以“武碳江湖”为抓手的“1+N”绿色领域合作网络,成立全国首个碳普惠城市合作联盟,在全国率先实现强排市场和自愿市场的全贯通。

  

  武汉碳普惠探索构建政企民三位一体可持续碳普惠体系获评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形成了“政策引导+市场激励+公众参与”的绿色低碳转型模式,为各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提供了经验参考。

  

  创新固废危废环境管理机制

  “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创新固废危废环境管理机制取得显著成效。深入实施“标准先行”战略,在危废标准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制定全国首个危废贮存地方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环境风险防范技术规范》以及国家级团体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报告编制指南》。建立固废领域“产学研用”协同转化机制,固废资源化等关键技术被推荐全国推广。

  

  以立法引领推动固废管理水平提升,武汉市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生态环境部就《办法》,在“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微信公众号推广《武汉市:“小切口”立法破固废难题,“武汉方案”护生态底色》文章,并鼓励在全省推广。

  

  此外,武汉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监测工作,先后完成优先评估化学物质加密监测、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等任务;同时参与四项国家标准方法研制(预研究)的验证工作,主持完成两项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并顺利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烷基酚和双酚A类内分泌干扰物能力验证考核,监测技术能力获得权威认可。

  

  在生态监测网络布局上,武汉已有两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监测网络,武汉城市生态站更是全国仅有的十个城市生态站之一。与此同时,武汉不断强化高科技在监测领域的应用,2024年与武汉量子研究院合作,开展颗粒物量子激光雷达监测,进一步提升监测精准度。

  

  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武汉建设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的数据中台,不断开发数据应用场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和数字化能力提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为目标,坚决扛起“一主引领”政治责任,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创新实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汉生动缩影。

  

  今天的武汉,天蓝地绿水清城美,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武汉正奋力书写着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长江视点

  


原文链接:http://hbj.wuhan.gov.cn/hjxw/202511/t20251103_26710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