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作为广州古六脉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千年水脉,全长4.51千米,流域面积9.42平方千米,北接麓湖,南汇珠江,蜿蜒穿过越秀,串联多个文化地标,共同绘就“云山珠水”生态廊道的文脉轴线。
东濠涌两岸景致
上世纪80年代末,东濠涌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补水匮乏,河道淤积;管网落后,雨污合流;环境脏乱,居住困苦。沿线房屋破旧,污水、噪音和潮湿严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
为此,广州市相关部门自2008年起分阶段精准施策,累计投入近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东濠涌综合整治,让这条历经沧桑的千年古渠涅槃重生。
东濠涌亲水平台
活水清源,重塑水脉联通。构建“东濠涌—新河浦—东山湖”水系循环,进一步改善水动力,让水活起来。
净污固本,截污防涝并举。完成33个合流口的截污纳管、88.35%的排水单元达标认定和15条合流渠箱的清污分流改造;广种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景观,筑牢生态屏障。
长效管护,共治共享筑基。依托水质自动监测和智能APP实现智慧管护;建立以“河小青”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共筑清水梦”等巡河护河志愿活动;因地制宜利用旧民居打造近700平方米的东濠涌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科学治理和精心管护,如今的东濠涌,碧水长清,城景交融,实现了从“城市臭水沟”到“生态绿轴”的华丽转身。
东濠涌源头
防洪排涝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年均减排污水超200万吨,有效解决“水浸街”和初雨污染问题,实现“污涝同治”。水质从劣V类跨级且稳定提升至Ⅲ类,近三年均达到考核目标。惠及沿线24.6万居民,并荣获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经验启示
活水为根,科学施策破解“水困”。
系统为钥,多元协同长治久清。
文化为魂,水脉文脉相得益彰。
东濠涌三角市社区段
左右滑动查看治理前后对比图
东濠涌荣华南社区段
左右滑动查看治理前后对比图
东濠涌黄田社区段
左右滑动查看治理前后对比图
北园社区段
左右滑动查看治理前后对比图
黄华北社区
左右滑动查看治理前后对比图
三角市社区
左右滑动查看治理前后对比图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