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万众瞩目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圆满举行。在空气质量保障方面,白云区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合力构筑起坚实的空气质量防线,交出了一份空气质量保障高分答卷。监测数据显示,白云两个国控站点监测数据远超预期:白云竹料站PM2.5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白云嘉禾站为11.6微克/立方米,均优于设定的保障目标值近40%,空气质量保障成效明显,为市民和运动员提供了清新舒适的观赛和竞技环境。
目前,白云区已经成功构筑起立体化科技监控网络,在高空有“天眼”值守,竹料国控点启用覆盖广泛的高空瞭望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置露天焚烧等影响空气质量的隐患,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重点场馆及周边有立体“雷达”扫描,部署激光雷达设备,对重点场馆及核心监测站点周边区域的颗粒物进行全天候、三维立体扫描,精准追踪污染来源。路面有智能走航“把脉”,走航监测车在重点道路和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快速识别并定位污染异常点。
同时,白云区还依托在线监控平台,实现重要污染源数据的实时在线监控,构建高效灵敏的预警响应机制,确保问题快速联动处理。这套科技组合拳,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外,白云区各部门、各镇街紧密协作,科学施策,最大程度压降污染物。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和属地镇街增派力量,加强重点区域交通疏导,有效减少车辆怠速造成的尾气聚集,保障交通顺畅。加大施工工地巡查督导力度,对80个重点出土、拆除工地实行专人“一对一”盯守,强化工地洒水喷淋降尘。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及餐饮油烟管控,督促引导1100余家企业及餐饮单位高效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力度整治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行为,对20宗露天焚烧行为进行劝导制止,对9个露天烧烤聚集区进行联合整治。
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优良的空气质量,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精细化管控,全运会期间,环卫工人日夜轮转,对重点道路、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高标准的洒水降尘作业,部分区域作业时间持续至深夜。在环卫系统全力投入的基础上,白云区还广泛动员111台社会洒水车、28台雾炮机,共同参与洁净家园行动,形成全民降尘合力。
执法人员对露天焚烧进行扑灭。
雾炮车作业。
据介绍,白云区构建了高效的调度指挥和执行监督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成立区级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专班,印发“1+4+5方案”体系,即一个总保障方案、4个比赛场馆“一馆一策”方案、5个国市控站点“一站一策”攻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技术团队每小时分析研判气象变化情况,动态优化管控措施,大幅提升污染防治效率。安排专人专岗紧盯在线监控平台数据,建立“实时监控+趋势预警+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处置异常情况。
全区还组建了15支专项巡查队伍,聚焦施工工地、消纳场、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移动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全天候巡查,现场督促问题整改,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为重大活动提供一流的环境保障,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常态长效的契机。”上述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全运会开幕式空气质量保障取得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继续深化科技应用和多方协同,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守护好白云蓝天。
文 |杨黛清
图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宣
编辑 | 方欢欣 陈会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