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楫争先,勇往直前。自2023年8月起,广东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深入开展“苦干实干、争先创优”活动,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性好、实效突出的典型案例。现开设专栏,推介近期评出的今年第一、二季度典型案例,供各地各单位交流借鉴,汲取榜样力量,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奋力谱写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以有效服务为目标,从思想、组织、政策、保障鼓励四大板块,发布“专家+保姆”式服务二十条措施,在全国率先打造生态环境系统集成式的企业服务体系,实现全方位服务,将生态环境质量优势和管理优势转变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措施出台以来近2000家企业受益,包括“小巨人”企业、头部企业、民营中小型企业。该政策列入2025年珠海市特区改革创新行动项目库,荣获2025年珠海市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环境报、南方日报将该做法进行全国宣传推广。
创建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到工业污水处理厂开展指导帮扶工作
·完善“容缺、容错”双包容制度,在行政许可领域包容企业资料的缺失,在行政执法领域包容企业出现的程序性、非恶意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加快投资、投产。
·完善“整改完成不予处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不予处罚的情形,帮助企业及时改正违法行为,完成整改的不予处罚,实施“以帮代罚”。实施五个月以来,减免罚款近五百万元,免罚金额环比增长近200%。
·全面导入执法观察期制度,在处罚决定正式作出之前,有正当理由,均可启动执法观察期制度,在执法观察期内完成整改的,可按规定免予处罚。
·实施学法从轻处罚制度,将企业学法纳入从轻处罚和不予处罚的考虑范围,以提高守法意识,减少违法行为。
完善组织支撑体系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到珠海市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确定干部职工“双高目标”“一肩担”制度,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负责分管领域服务工作。
·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将服务阵地和服务力量前移一线,各分局和下属单位全部设立服务专员,由业务能力全面、服务热情高的同志担任。
·组建以技术和法律为主的专家服务团队,指导帮扶企业开展违法整改和提标改造工作。已经建立包含829名专家共6大领域的专家库,10名熟悉生态环境法律的人士组成法律服务团队。
建立保障和鼓励制度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到基层宣讲“二十条”服务措施
·完善容错免责制度,对敢于服务、敢于创新的干部职工,出现工作失误错误或无意过失的,予以容错免责。
·建立正向鼓励制度,定期评定并发布“典型服务案例”,设立“服务之星”称号,通过树立典型案例、服务之星,形成苦干实干和大力服务企业良好氛围。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