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关于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发布时间:2025-09-28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作者:佚名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审批〈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新天能发〔2025〕15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煤炭为原料,采用固定床熔渣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烷合成等工艺,并植入绿氢耦合制合成天然气,新建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设计原料煤用量532.03万吨/年、燃料煤用量25.06万吨/年,新鲜水用量972.4万立方米/年。项目主体工程包括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烷合成、合成天然气压缩及干燥、天然气液化、煤气水分离、酚氨回收、碳捕集、压缩制冷、电解水制氢和空分等12套生产装置;公辅工程包括动力站、循环水场、变电站、火炬系统等;储运工程包括罐区和装卸站等;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处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和固废治理设施等。

  项目位于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符合《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要求,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现代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具有积极意义。项目位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区域面临较大的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压力,须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控计划,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与联动机制。综合考虑,我部原则同意你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地点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二、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美丽新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树立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理念,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方案,选用优质装备和原材料,强化各装置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措施,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各类工艺废气特征分别采用过滤、吸附、吸收、焚烧等处理方式,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效率应满足需要,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要求。

  动力站锅炉烟气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联合脱硝、氨法脱硫、布袋除尘工艺处理,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特别排放限值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燃煤电厂烟气汞污染物排放标准》(DB65/T 3909-2016)后排放。

  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送RTO处理,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及2024年修改单)特别排放限值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后排放。危险废物贮存库的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后排放。

  低温甲醇洗、煤气水分离和酚氨回收装置的酸性气、气化装置的煤锁泄压引射气、渣水闪蒸气、甲烷合成装置汽提气、天然气压缩及干燥装置的三甘醇闪蒸气、碳捕集装置二氧化碳液化排放气、罐区呼吸废气、装卸站装车废气、污水处理装置废气等收集后送TO炉燃烧,燃烧烟气经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氨法脱硫处理,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及2024年修改单)特别排放限值、《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及2024年修改单)特别排放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后送锅炉烟囱排放。

  筛分厂房、粉碎厂房、转运站、气化煤仓、锅炉煤仓、锅炉渣仓、锅炉灰库产生的含尘废气以及气化煤仓氮气吹扫放空气采用布袋除尘处理,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后排放,硫铵干燥废气、结晶盐和杂盐干燥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和湿法除尘工艺,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后排放。

  全面推行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加强装置生产、输送和储存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监测和监管;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的相关要求。

  本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分别不得超过238.59吨/年、296.98吨/年、94.88吨/年和251.74吨/年。

  加强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建设1.5万立方米/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实现绿氢与煤化工耦合;按计划实施9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驱油(CCUS/CCS)项目,积极拓展二氧化碳收集利用途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回收利用的原则建设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进一步优化废水处理和回用方案,强化初期雨水管控,确保正常工况下生产废水处理后分质回用,提高水的回用率。建设足够容积的废水暂存系统,确保非正常工况下污水不进入外环境。

  各类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工艺污水和生活污水经“气浮+水解酸化+厌氧+SBR+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MBR”处理后送中水回用设施,经“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系统和除盐水站补水,浓水送高浓盐水处理设施,经“软化+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作为循环水补水,产生的浓盐水送蒸发结晶设施,采用“预处理+膜分离浓缩+分步结晶”工艺,副产满足相关产品标准的氯化钠和硫酸钠。

  (四)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化工物料、危险品储运和使用管理,按规范设置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监测报警系统,以及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事故状态下,各装置工艺废气送火炬系统处理。

  建立“单元-厂区-园区”事故水防控体系。设置包括装置区围堰、罐区防火堤、初期雨水池、全厂事故水池在内的事故水污染防控系统,确保有效截留未经处理的事故废水。紧急情况下,依托园区应急事故水池,收集事故水送污水处理装置妥善处理。严格雨污管道建设管理,实施雨污分流,防止事故水污染雨水系统。事故水污染控制设施与废水暂存设施应分别设计、建设,非事故情况下不得混用。你公司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事故水不进入外环境。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细化应急疏散方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建立项目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轻或消除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五)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 50934-2013)、《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技术指南(试行)》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强化烧变岩分布区域装置防渗要求。采用的防渗工艺、材料、措施应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和效果。制定防渗工程施工方案,防渗工程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坏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加强隐蔽工程泄漏检测,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根据污染源分布和地下水径流方向,优化监控井设置,确保及时发现厂区渗漏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环境影响。

  (六)加强非正常工况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制定完善的检修和维修操作规程,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加大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力度,优化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降低开停车等非正常工况发生频次,强化火炬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避免长时间非正常工况超标排放污染物。

  生产装置开停车、检修及维修等非正常工况下,废气送火炬系统处理,加强对TO炉的运行管理,避免装置故障导致大量酸性气送火炬燃烧。

  污水处理系统应早于主体生产装置开车调试。非正常工况下,废水应根据不同水质分别暂存于足够容积的废水暂存池,暂存池内废水应及时返回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建立完善的水系统管理调度制度,实现水系统精细化管理,必要时采取降低主体装置生产负荷、停车等措施,确保废水不外排。

  (七)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气化灰渣、锅炉灰渣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优先综合利用,暂时不能利用的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固体废物处置场填埋。焦油、中油委托有资质单位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废催化剂、废保护剂、杂盐等危险废物委托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强化危险废物运输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建设和管理危险废物贮存库、杂盐库。

  (八)严格落实声环境保护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高噪声设备布局,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标准。

  (九)严格落实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各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监测计划。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完善环境监测计划。建立污染源台账制度,开展长期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定期向公众公布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按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如出现污染物排放超标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十)加强环境管理。建立与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环境管理机构,完善企业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确保施工期各项措施及管理要求落实到位。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主动发布企业环境保护信息,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

  (十一)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按规定程序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依法重新报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十二)在项目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按照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认真梳理并确认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后,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

  三、你公司应协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配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结合碳达峰及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目标要求,合理规划昌吉回族自治州煤炭资源利用规模和布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落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要求,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高水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加强项目取水对水环境、水生态影响的跟踪观测,不得挤占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

  (二)配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对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和区域削减来源批复要求,按期完成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

  (三)配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设落实,确保项目依托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驱油、园区应急事故水池等环境保护设施在项目投产前满足运营要求。加强园区事故水防控系统的管理和日常维护,非事故情况下废水不得排入园区应急事故水池,严禁将园区应急事故水池作为蓄水池或废水暂存池使用。园区应急事故水池设置回流泵,及时将污水回流至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不得通过事故水池向外环境排放废水。

  (四)配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工业园区及周边规划控制工作,确保项目与周边敏感区之间留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和生态缓冲空间。

  (五)配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做好项目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衔接,形成区域联防联控应急体系,配备足够的应对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防控人员、装备和物资。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演练,切实降低事故发生频次和减轻不利环境影响。

  (六)配合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结合规划环评要求,完善包括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在内的园区环境监测体系,加快园区环境监测站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环境监管能力。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做好环境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等长期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影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四、应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的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落实等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五、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要切实承担事中事后监管主要责任,履行属地监管职责,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要加强对“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工作的监督指导,生态环境部西北督察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按职责开展相关监管工作。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复印件分送上述单位及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按规定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监督检查。

  生态环境部

  2025年7月4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西北督察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5年7月7日印发


原文链接: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1/202507/t20250709_11231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