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多措并举扎实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东川区地表水监测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已连续三年稳定100%达标,区域水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拧紧源头“总开关” 削减污染负荷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采用“普法宣传+精准服务+现场指导”三位一体模式,深入开展“送法入企”法治宣传活动,提升企业守法意识,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规范开展自行监测,确保数据真实有效,从源头规范排污行为。二是推进减污项目。争取中央资金3300万元实施小江流域(东川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削减排入小江的污染负荷,有效改善新桥河断面水质。争取中央资金2200万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切实保障饮水安全。三是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聚焦小江、金沙江重点流域沿线行政村,系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治理率提升至71%,着力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小江、金沙江水质的影响。
织密监管“雷达网” 提升管控效能
一是深化联合排查整治。多次联合园区管委会、公安、工信等多部门对工业园区涉水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夜间排查,形成监管合力。积极探索建立“滇川两省五县区”水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协同监管治理,着力保障国控断面水质达标。二是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巡查、监测,动态掌握排污口状况,为精准治污提供依据。稳步推进53个“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的核实工作,为有效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溯源。针对上级部门反馈的汛期水质变化问题,及时邀请省、市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联合开展现场勘查与问题溯源排查,增加汛期断面监测密度,精准识别污染来源,为汛期保持水质稳定奠定基础。
架设法律“高压线” 严惩环境违法
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累计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案件5起。对个别企业偷排、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涉嫌环境犯罪的违法行为,坚决按程序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铁腕执法有力保障监测数据公信力与法律权威,持续形成高压震慑,严守水环境安全红线。
锻造环保“新铁军” 增强履职能力
一是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率。依托污染源在线监测平台、移动执法终端及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管体系,显著提升执法精准性与工作效率。二是夯实基础增强监测能力。顺利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扩项评审,检测能力覆盖至67项,为环境管理与执法监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三是锤炼队伍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开展青年干部论坛、以“老”带“新”等方式,着力打造“头雁领航、强雁支撑、群雁齐飞”的新时代环保铁军。2024年以来,东川分局1人获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个人荣誉,1人被评为“云南省调解能手”,4人在昆明市绿剑专项执法行动中获评表现突出个人,多名党员获评东川区“头雁党务工作者”“头雁党员”“区级优秀党员”等荣誉。
下一步,东川分局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巩固拓展水污染防治成果,持续推动东川区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为谱写美丽东川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