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乎百姓宁静生活的民生诉求,一次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成为水富市践行“生态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2024年末,一条来自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的群众诉求,反映水富市楼坝街粮油仓库鼓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问题。问题交办后,昭通市生态环境局水富分局立即牵头,联合市粮食局、向家坝镇政府及楼坝村委会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吹响了问题整改的“集结号”。
创新机制:从“单点处置”到“系统治理”
面对这一民生问题,水富分局突破传统处理模式,建立了“技术帮扶+整改调度+群众参与+信息公示”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工作专班通过常态化现场指导、整改联席会议、周边居民走访、整改进度周报等方式,确保问题整改科学、高效、透明。针对噪声问题,企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采取综合措施。在“软件”上,加强管理,调整库容,优化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噪声产生;在“硬件”上,全面启用库顶轴流风机和库内空调通风系统,停用5台工况差的旧鼓风机,为保留的3台鼓风机量身加装了隔音罩(房),从源头和传播途径上双重降噪。2025年7月,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厂界及敏感点噪声值均稳定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困扰居民的噪声问题得到解决。
多部门联合召开整改帮扶会
风机加装隔音房
精准把脉:噪声治理中的“数据支撑”
面对楼坝粮油仓库噪声投诉问题,昭通市生态环境局水富分局变“监管”为“服务”,多次组织人员现场勘查,并派出环境监测站专业队伍,在不同时段、不同工况下开展噪声监测,获取第一手数据,减少企业聘请第三方监测公司而造成的成本。通过科学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科学考量,这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精准治理,避免了“一刀切”式的全设备改造,为企业节约整改资金的同时确保噪声稳定达标。
监测站正开展监测
主动延伸:扬尘治理的未诉先防
在解决噪声问题过程中,工作组主动拓展治理范围,对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粮食作业扬尘问题同步排查。通过专业诊断,指导企业实施全过程粉尘管控:更新破损收集装置、优化密封工艺、增设高效防尘设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抑制了粉尘无组织排放,更提升了企业绿色生产水平。
整改前存在扬尘污染
增设防尘设施
开门整改:群众见证治理成效
创新设立“整改开放日”,邀请周边群众、人大代表等现场参观整改成果。企业负责人现场讲解降噪防尘措施,群众亲身感受环境改善。一位参观居民表示:“原来还担心整改是走过场,今天亲眼看到隔音装置、防尘设施都安装到位,我们就放心了。”这种开放式整改方式,既增强了整改公信力,也增进了企业与群众的互信。
为周边群众讲解整改措施
成效共赢: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双提升
通过精准治理和贴心服务,水富市成功解决了困扰群众的噪声问题,同步消除了扬尘隐患,周边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企业通过优化整改方案,节约治理成本,实现了轻装上阵。这种“环保诊疗”模式,既展现了生态环境部门的责任担当,又体现了服务发展的创新理念,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案例,探索出了一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企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生态为民新路径。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