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丽江:十年禁渔守护一江碧水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自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以来,地处长江上游的丽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务实的行动举措,全力守护母亲河。今年上半年,丽江禁渔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刑事发案显著下降、生态修复成效显现、治理创新亮点纷呈。

  今年上半年,市、县共开展各类联合执法行动3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66人次、车辆191辆次、执法船艇15艘次,巡查路段6686公里,检查水产品交易市场、渔具店等171个次,清理违规网具37张(顶)、非法钓具30个,公安机关侦破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查获捕捞工具15副,查获时获得渔获物170余条,经称重总重量为38.25斤,全市禁捕水域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23.1%,丽江禁捕秩序保持总体平稳。

  “我们每年召开市级联席会议,凝聚各方共识,组织全市执法骨干参加执法能力提升培训。今年上半年,针对跨界水域执法难题,我们主动作为,与大理、迪庆、攀枝花等地开展联合执法4次,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丽江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管理科科长成联楼说。

  刚性执法是底线,柔性疏导与综合治理才是长久之计。面对庞大的休闲垂钓群体,丽江没有简单的“一刀切”。在原有17个垂钓区基础上,丽江科学研判、倾听民意,新增设56个垂钓区域。这一疏堵结合的妙招,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赢得市民点赞,有效引流疏导了休闲需求,缓解了管理压力,更成为推动“渔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以前想钓鱼却不知去哪里,容易违规。现在政府划定了专门的垂钓区域,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我们钓鱼时安心,也愿意遵守规定,保护河里的鱼。”华坪县荣将镇温泉村委会十四村民小组村民李光云说。

  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全民氛围同样关键。金沙江沿线,新增的宣传牌坚定了守护的决心;“阳光司法”“以案释法”活动让一个个非法捕捞典型案例成为震慑违法、教育公众的鲜活教材。增殖放流各类土著鱼苗7万余尾,让生命回归母亲河。昔日“捕鱼人”化身今日“护渔人”的角色转变,是丽江禁渔治理创新中最鲜活的实践。

  “我们在生态修复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让破坏者付出应有代价的同时,更承担起修复责任。2021年我们办理了全省首例非法电鱼生态赔偿磋商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已办理18件,索赔10.2万元,并责成相关责任人参与巡护,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生态效果的统一。”成联楼说。科技正成为守护金沙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已建成的149个前端视频监控点位构成“天网”的基础上,今年,市级禁捕监管指挥平台建成启用,标志着丽江禁渔监管正式迈入智能化、可视化时代。

  据成联楼介绍,平台整合了前端监控等多源信息,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江”。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可以快速调度附近执法力量精准处置,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震慑力。

  执法船艇、无人机等装备的持续升级,为渔政执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科技的力量也体现在生态修复的精准评估与物种保护上。配合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等,用科学数据印证着保护成效:部分水域已能肉眼可见鱼类成群畅游。2020年以来,丽江累计向金沙江中上游投放土著经济鱼苗超1000万尾,为母亲河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抢救珍稀濒危物种是核心。据丽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杨慕静介绍,2023年以来,成功突破了泸沽湖特有濒危物种小口裂腹鱼的人工繁育技术,目前,已培育出3万余尾种苗。程海土著鱼繁育基地被评为省级水产阵型企业,每年能培育大量的程海特有土著鱼苗,对于恢复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珍贵的“鱼类基因库”意义重大。

  从高位推动的责任压实,到利剑出鞘的联合执法;从疏堵结合的垂钓管理创新,到昔日“捕鱼者”化身“护渔人”的角色升华;从“天网”监控的硬核守护,到千万鱼苗回归母亲河的生命礼赞。丽江,用系统思维与务实行动,在长江十年禁渔的上半程,书写了一份饱含决心与智慧的生态答卷。这份答卷上,写满了对母亲河生态修复的庄严承诺,正化作金沙江畔触手可及的碧水清波与生生不息。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ywdt/zskx/202508/t20250828_2432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