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迳下、大坦、莲塘、麦村四个村庄入选广州市首批美丽乡村优秀案例。
大坦村一角。
在生态治理方面,大坦村通过雨污分流、河道生态修复与水生植物复育,显著改善水质与人居环境。迳下村推进千亩水系连通工程,清淤疏浚结合生态护坡,构建多层次雨洪调蓄系统,东湖景观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核心亮点。莲塘村创新“树长制”,由党员分片负责古树名木动态管护,守护乡村历史印记。麦村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修复梯田植被,依托油麻山、牧古嶂等自然本底,打造“石牙顶天坑”徒步品牌,重塑生态景观格局。
迳下村景观。
生态美带动产业兴。大坦村打造火车餐厅、水果公园等旅游节点,培育“埔优1号”杂交水稻,推动农旅一体。迳下村引入纳米农业公园、无土栽培植物工厂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构建“科创+田园+山水”示范体系。莲塘村开发生态教育与农事体验课程,联合极飞超级农场建设智慧农业研学基地,年接待团队超200批次。麦村村依托“粤菜师傅名村”品牌,结合无土栽培大棚与蓝莓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与自然教育,拓展农业功能与价值链。
莲塘村风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大坦村通过村民大会与监督小组实现全程共治,营造共建共享氛围。迳下村修缮东江纵队革命烈士纪念碑,建设红色基因馆,举办“迳下·静美”品牌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莲塘村活化时四陈公祠、鸿佑家塾等历史建筑,打造家风家训文化中心,常态化展演非遗,塑造民俗文化IP。麦村村将废弃采石场改造为火车餐厅,将老旧粮仓转型为乡村书屋,融入客家文化元素,重塑乡村风貌与文化地标。
绿意盎然的麦村村。
随着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文化底蕴持续厚植,入选村庄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村集体带来生态和经济效益。迳下村通过全域土地整治、引入纳米农业等科技项目,打造千亩水系工程,实现从“空心村”到3A景区的蝶变,村民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村集体年收入约920万元。大坦村流转土地401亩,发展特色种植,村集体年收入约429万元。莲塘村确立“一心、二轴、三区”蓝图,农文旅融合,村集体年收入约700万元。麦村村打造无土栽培产业园,做强“粤菜师傅名村”品牌,成为备受青睐的网红打卡地,村集体年收入约239万元,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模式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编辑:鲁昕]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