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毕节市黔西市红林乡响水洞溶洞垃圾整改现场,原本堆积的大部分垃圾已通过前期工程措施得到有效清理。挂在现场围挡上的蓝色公告牌十分醒目,整改责任主体、时限、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既压实了整改责任,也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
黔西市红林乡响水洞溶洞垃圾整改现场
贵州是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地区,溶洞数量多、分布广。受成因复杂、历时较长的遗留问题影响,倾倒垃圾污染溶洞问题较突出,部分溶洞留下了生态“伤疤”,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为系统推进溶洞生态保护与治理,2024年12月,我省出台《贵州省加强岩溶洞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对全省溶洞开展全面调查、分类整治、生态修复、合理开发、完善机制等工作,统筹推进溶洞分类管控、保护修复、合理利用,守牢溶洞资源保护和环境安全底线。
黔西市红林乡溶洞垃圾整改公告牌
目前,我省通过分析全省遥感监测和航飞高清影像、组织全省自然资源测绘技术队伍参与等方式,排查全省溶洞资源现状,共涉及点位数万个。并采取“影像+实地”、有限调查等普查模式,正在对溶洞数据进行内部审查,预计今年底前形成详细的原生态溶洞、开发利用溶洞、突出环境问题溶洞三张清单。
自2025年9月起,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开展为期三年的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同步开展溶洞垃圾问题排查整治。通过开设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线索征集专栏、开展全省城乡结合等重点区域遥感监测,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有序推进线索核查与问题整改。
贵阳市观山湖区溶洞垃圾整改公告牌
在问题整改过程中,我省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原则,对第一批识别的422个溶洞垃圾疑似问题开展现场核查,并通过“挂牌公示”等方式,公开整改信息,保障整改成效,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群众监督。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贵州溶洞数以万计,溶洞垃圾排查整治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动态完善的系统工程。希望广大群众通过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线索征集专栏,提供举报问题线索,共同打击向溶洞倾倒垃圾等非法处置固体废物行为。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