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办、市湿地保护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全市湿地保护知识竞赛圆满落幕。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代表队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敏捷的临场反应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荣获全市第二名,同时在市直部门中排名第一,展现了青年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的新成效。
以赛促学,实战检验强本领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湿地之城”的美誉,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四分之一以上,是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拥有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市域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均为湿地类型的保护区。监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精通法规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升用法本领,握好依法监管的“方向盘”,是落实好生态保护监管职责的基础,是每一名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必修课”。
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本次湿地保护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将竞赛作为提升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巍全程指导备赛并现场参与,为竞赛选手鼓劲提气。我局3名参赛选手是局第二期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共抓长江大保护”兴趣小组学员。备赛期间,学员们系统梳理和学习湿地保护及生态保护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尤其注重与实际业务工作相关的法条及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在准备有关论述题过程中,结合生态环境部门职能,注重领会加强湿地保护、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整体提升支点建设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联,强化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衔接。在竞赛现场,他们在必答、抢答、挑战及论述环节沉着应对、对答如流,充分将日常学习成果转化为赛场优势,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以学赋能,兴趣小组育精兵
优异成绩源于日常积累。“共抓长江大保护”兴趣小组作为青年干部成长平台,聚焦长江保护修复、湿地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领域,通过政策研学、案例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持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小组学员跨领域交流、多维度锻炼,有效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为竞赛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名参赛干部表示:“兴趣小组学习和实训让我们底气十足,本次竞赛很多赛题都是日常研讨和实训的内容。比如,其中一道论述题要求以武汉东湖湿地或涨渡湖湿地为例,为其‘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正是我们在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在谋划‘十五五’工作中思考的方向,所以作答起来胸有成竹。”
以干践行:学用结合求实效
本次竞赛活动是局第二期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共抓长江大保护”兴趣小组探索“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创新实训手段。通过备赛期间导师领学湿地保护及生态保护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组织学员围绕实际业务工作开展有关论述题案例分析研讨,使学员们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升用法本领,增强依法履行生态保护监管职责的能力。下一步,“共抓长江大保护”兴趣小组还将继续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通过“微课堂”“案例擂台”等形式丰富学员实训手段;引导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参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课题调研,推动实训成果转化为业务工作实效,助力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生态环保铁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汉贡献生态环保铁军力量。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