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始终把空气质量改善作为重中之重,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目标,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科技严控”治理体系,2025年以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6,同比改善8.5%,细颗粒物浓度降至2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5.8%,重污染天数实现“零发生”,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一、源头管控减存量,斩断污染根源
工业源治理“腾笼换鸟”。开展涉气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开展500余家企业减排清单修订工作,鼓励304家涉VOCs企业317条排放工序错峰生产,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00余家,组织124家企业更换活性炭约32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取暖改造覆盖4.79万户,培育A级企业2家、B级企业1家。移动源监管“精准发力”,全市108家加油站全部实现三级油气回收,淘汰2319辆国三非营运柴油货车,完成柴油货车道路抽检141辆次,全覆盖检查17家机动车检测机构。
二、过程严管控增量,织密防控网络
开展预拌混凝土企业、玻璃钢企业、铸造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全面现场检查100余家,从企业的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环境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70余条并督促整改完毕,提升90余家表面涂装和包装印刷行业企业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比例,组织4家重点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组织75家企业制定停产检修计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不在5月、6月、9月期间安排全厂开停车、装置整体停工检修。
三、科技赋能提效能,升级治理手段
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监控能力现代化水平,建成14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49家污染源企业监控点、271家企业用电监控、74个高空瞭望点,创新“无人机巡查+走航监测”模式,搭建全覆盖、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形成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监测监控。目前,全市重点排污单位有效传输率99%以上,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异常数据督办工单办结率100%,智慧监管系统录入率、活跃率100%,非现场执法占比超过40%。
安丘市通过源头管控、过程严管、科技赋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安丘蓝”成为常态。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