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青州分局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核心任务,以“严格管、深度治、优服务、促发展”四维发力模式,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9月,青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3,同比改善10.5%;优良天数204天,同比增加18天,蓝天白云成为青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
一是以“严格管”立规矩,守住污染防控“硬底线”。系统编制大气污染源清单,将1134家涉气工业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逐一制定“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措施,实现重点污染源精准管控。针对重要传统节日污染防控特点,联合公安、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多部门,开展非法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监管合力。严格环境执法监管,采取“双随机+专项行动+信访查处”相结合方式,强化对重点涉气企业的日常监管与突击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今年以来,已对7起涉气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以严格执法守住环境质量底线。
二是以“深度治”强攻坚,打好污染防治“组合拳”。围绕源头替代、提标改造、VOCs收集治理等重点方向,确定13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支撑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10个,为治污攻坚提供坚实项目支撑。聚焦铸造、化工、建材等重点排污行业,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全面排查与靶向治理,推动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迭代升级。全面加强移动源管控,联合公安交警开展重型柴油车“点穴式”精准执法,累计检查400余辆;完成15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车2994辆,筑牢移动源污染防控防线。
三是以“优服务”强支撑,激活治污减排“内生力”。变“监管施压”为“服务赋能”,组建由执法人员、大气科骨干组成的“治污服务团”,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280余次,现场解决工艺改进、设施运维等实际问题320余个,助力企业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环评审批“快审快办”,助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将13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运用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实行非现场检查,实施差异化管控;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坚持教育与整改并重,实现执法效果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是以“促发展”谋长远,实现生态经济“双提升”。深化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体系建设,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引导企业主动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助力绿色转型发展。目前,全市已有5家企业获评绩效B级及引领性企业。强化环保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普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创新社会共治模式,建立“全民监督员”制度,畅通污染问题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扬尘管控、秸秆禁烧等监督工作,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共治格局。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