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厅党组《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四川省南充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南充监测站)探索模范机关建设新路径,实施“332”工作法,通过“3心融合”筑根基、“3个引领”强队伍、“2个办法”激活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为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心融合”:筑牢发展根基
南充监测站坚持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核心、业务中心、科创重心有机融合,构建起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党建核心把方向。南充监测站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监测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会前学法学纪”“三会一课”制度,细化为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10余项具体内容,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
业务中心求实效。紧紧围绕生态环境监测主责主业,将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快、新”上。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监测业务贯通机制,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创重心促提升。打造科研赋能平台,构建“1+n”的团队模式,组成4支队伍,重点围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典型污染物研究与控制、生态调查与修复、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攻坚克难,实现以科技研究带动监测技术能力提升。
“3个引领”:建强骨干队伍
南充监测站注重发挥骨干力量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以上率下、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关键少数”引领。站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既坐镇指挥、谋划部署,又披挂上阵、直接参与,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调研。班子成员已累计下沉指导和谈心谈话60余次,真正实现“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党员“示范岗”引领。在全站设立6个党员示范岗,实行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公开承诺。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在污染防治攻坚、应急监测、重大活动保障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以青年党员为主力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标兵能手”引领。10名省生态环境系统环境监测类岗位能手担任导师,将自身实战经验通过“传”思想、“帮”业务、“带”作风的形式传授,成为促进全站业务能力提升和破解监测难题的重要举措。
“2个办法”:激发内生动力
南充监测站创新管理制度,以科学考核激励担当作为,推动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建立量化积分管理体系,全面考核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纪律、业务能力等。实行“季度记分、年度考评”,积分结果与工作效能、工资绩效、干部选拔等挂钩,实现人员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先进科室考核管理办法。设立工作考核、内部建设、廉政建设、民主评议等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通过科室自评、实绩考评、组织审定等环节,每年评选4个先进科室,有效激发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意识。
新征程上,南充监测站将持续深化“332”工作法,推动模范机关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监测铁军,为守护当地的蓝天、碧水、净土再立新功。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