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尖山排土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国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12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通过重新整形、恢复植被等措施,攀枝花市攀钢矿业尖山排土场重披“绿装”,为干热河谷气候区域工业遗迹地高效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样板示范。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攀枝花市攀钢矿业尖山排土场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

  据了解,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共30个,包括13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14个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3个矿业遗迹保护性开发案例,展示了矿区生态修复在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赋能乡村振兴、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带动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多重价值和显著效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

  生产矿山攀枝花市攀钢矿业尖山排土场生态修复案例为干热河谷气候区域工业遗迹地高效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样板示范。此前,尖山排土场弃土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存在滑坡和泥石流隐患,位于城市视野区、高速公路沿线,废石裸露堆放影响城市景观。通过对排土场重新整形、恢复植被等措施,极大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后的废弃排土场成为矿业遗迹展示区。

  自2017年起,尖山排土场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完成土方挖填约250万立方米,种植小叶榕、黑荆、三角梅、凤凰木等树木2万余棵,播撒草籽超过1.6万公斤,并建立“专业管护—精准考核”养护体系,实现921亩土地全面复绿,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随着尖山排土场重披“绿装”,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400吨,产生氧气约240吨,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6026/2025/11/7/7eb0aa6ceb694246acccc42858e3b0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