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新时代艺术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系统提升全区艺术研究骨干的学术创新与科研实践能力,培育厅系统文艺评论人才队伍,11月7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的“2025年全区艺术研究和文艺评论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银川市正式开班。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满玉出席开班式并作了动员讲话,厅科技教育处、人事与老干部处和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开班式。来自全区相关高校、厅直属单位、各市文化馆、艺术创作研究单位及区属国有文艺院团的88名艺术科研骨干和文艺评论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聚焦新时代艺术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针对我区艺术科研骨干和文艺评论人才急需的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规划与实践指导,着眼于解决我区在艺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文艺评论的力度与效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厅系统青年人才做课题研究不得其法、申报质量不高,文艺评论人才规模偏小、能力不强等具体问题,精心设计相关课程,通过系统性学习、前沿性探讨和实践性交流,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升素养、增强本领。同时,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还精心筛选了10多篇优秀戏剧评论文章,编辑了50多本《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节)目优秀评论汇编》,供学员学习参考。
本次培训特邀4位区内外艺术研究与文艺评论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授课。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傅谨作了《戏剧评论写作的术与道》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戏剧评论的内涵与外延、戏剧评论结构的“四要件”、戏剧评论的专业视野涉及的维度坐标技术路径、戏剧评论对时代的回应、戏剧评论家的责任感与职业伦理等丰富内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自治区文联组织联络部主任闵生裕作了《新时代宁夏舞台艺术创作与评论》专题讲座,系统总结回顾了新时代以来宁夏舞台艺术创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文艺评论的时代使命、社会价值和实现路径等。两位专家的授课,对于提升厅系统文艺评论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理事、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雷兴明教授,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王海涛副教授,分别作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申报经验分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舞蹈与音乐项目申报经验分享》,分享了各自高校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的成功经验、文本撰写范例,特别是在选题、论证、文本撰写范例、前期准备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对国家“十五五”艺术学项目作了前瞻性预判和分析,为青年科研人才把握方向、选准课题、提升质量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
本次培训有效拓宽了我区艺术研究与评论人才的视野,强化了专业交流与业务能力,为培育高素质艺术科研与文艺评论队伍、推动我区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及单位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的管理服务工作,开展重要选题前期策划、重大课题联合申报、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争取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积极扶持助力厅系统青年科研人才健康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艺评论人才队伍。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