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场参观交流,多倾听群众的诉求,多了解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关键,其收获远不止于发现问题,更在于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10月30日,市生态环境局“构建超大城市绿色治理”兴趣小组开展沉浸式实训活动,小组成员与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民间河湖长代表共20余人研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深入了解长江江豚保护研究进展,实地感受长江生态修复实践成果,交流研讨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有效方法,探索一条“全链条干部赋能”的新路径。
树立勇攀高峰的开拓精神
从被誉为“活化石”的珍稀矛尾鱼标本,到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从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鱼类,到形态各异的藻类和水生植物,展厅内,每一件标本经过精心制作和科学保存,在专业而生动的讲解下,学员们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传承、科学探索与文化熏陶的水生生物奇幻之旅。
“在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背景下,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结合的保护模式,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建立了覆盖全流域的监测保护网络,创造了全球小型鲸类保护的成功范例。”讲解员分享了伍献文、曹文宣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将报国情怀融入科学人生的感人故事,深情讲述了他们报国为民、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科研历程。
“在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更要在‘做学问’的道路上,潜心钻研、锲而不舍。”学员们被科学家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深深打动。这一刻,每一位学员都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这些故事让我们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攻坚克难的信念,一定要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做出积极贡献。”助理导师王彬彬说道。
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公众参与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公众参与”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召集人柯志强介绍道:“‘江湖网·预警图’融合了地图定位共享、全景图、云存储等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江河湖泊的巡护调查信息,实现水环境保护信息共享,促进公众参与监督,协同解决水环境问题,促使江河湖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今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将环境监督志愿行动作为试点工作。“围绕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和重点,我们将发挥小组优势,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督察整改,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探索公众参与长效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武汉经验’。”导师组组长、市生态环境局督察协调处处长李晓斌介绍道。
“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有时很‘小’,也许是步行回家路上的油烟,或者是小区里被破坏的绿化带,抑或楼栋前堆放的垃圾。”环境监督志愿试点行动有关举措讨论中,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作为年轻干部要多多走出单位院门,多敲开居民群众的家门、用心用情叩开老百姓心门,发现群众日常生活中感受最深、关切最重的‘小事’。”学员们纷纷表示道,将这些看似事情不大,却始终扎在群众的家门口、眼皮下的这根“刺”彻底拔除,才能让居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人人都是吹鼓手,个个都是宣传员
“生态环境宣教基地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成果,是实施生态环保全民行动的重要纽带,全市21家环保设施及各类宣教基地,正发挥着凝聚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第一期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学员刘婷婷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话语向大家介绍“七条武汉城市新绿标”。
生态环境宣教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着力推动干部从‘管理员’向‘宣讲员’拓展,引导每个人结合职能开展理论宣讲和科普。”导师组组长、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姚曦说道。动员人人当好宣传员就是要把当前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难点和问题讲清楚,把生态环保政策举措以及工作进展情况讲透彻,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了解、理解和支持生态环保工作。“大家要珍惜学习机会、充分融合交流、深入实践探索,通过学习活动,不断筑牢政治忠诚、提升专业能力、破解治理难题,为建设美丽武汉留下自己的印记。”她接着说道。
生态环境宣传人人有责,人人都是宣传员。学员纷纷谈论道:“第六组都是与社会各界‘打交道’的部门,对于我们来说,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义不容辞,更应该一马当先,把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贯穿工作的全过程,运用各种载体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参与者更愿意参与,让行动者更乐于行动是不变命题。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构建超大城市绿色治理”兴趣小组将紧密结合中心任务,铺设“主课堂”和“练兵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讨相贯通、集中与自学相统一,推动干部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为切实推动“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提供坚强生态环境人才保障。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