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观察

关于新疆华章铝业有限公司绿色智能新能源铝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20万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发布时间:2025-09-29来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新疆华章铝业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新疆华章铝业有限公司绿色智能新能源铝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20万吨)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请示》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骆驼圈子产业园你公司现有厂区内,在依托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设二期20万吨/年电解铝生产线(新建600KA×124台预焙阳极电解槽),配套建设氧化铝输送系统、新鲜氧化铝贮槽、覆盖料输送系统、超浓相输送系统及载氟氧化铝贮槽等贮运工程,残极烟气收集系统、电解烟气净化、脱硫系统等环保工程。公用、辅助及其他环保工程与一期工程共用。工程总投资14.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04亿元,占总投资的13.88%。

  二、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24-2035)》及规划环评要求,符合《电解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2024年版)》。兵团工信局发布了《关于新疆华章铝业有限公司第二批20万吨电解铝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的公告》(2025年第7号)。

  项目实施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须严格落实电解铝行业环保绩效A级指标要求及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控计划,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与联动机制。综合考虑,我局原则同意你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地点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三、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美丽兵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树立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理念,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国内外成熟可靠、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选用优质装备和原材料,强化各装置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措施,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电解车间配备封闭高效的烟气收集系统,电解烟气、残极冷却过程烟气经上烟道集气串联双烟管排气技术收集,采用“氧化铝吸附干法除氟+脉冲袋式除尘器+石灰石-石膏超细液滴湿法脱硫”工艺净化处理后排放。覆盖料输送系统废气经封闭式集气罩收集,采用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电解槽焙烧启动烟气收集进入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处理排放。

  氧化铝仓库、阳极组装车间、电解质破碎系统、残极处理车间、抬包清理车间各产尘点废气,铸造车间熔炼浇铸废气,铝渣处理系统废气,铝灰暂存间废气与一期工程共用相应的废气收集及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各工段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排放执行《关于印发〈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的函》(环办大气函〔2020〕340号)中电解铝行业绩效分级指标A级企业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氟化物:1.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参照执行《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6号)中工业炉窑重点区域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要求(氮氧化物:300毫克/立方米);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中相应限值要求。

  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取密闭、封闭等有效治理措施控制物料装卸、储存、输送过程和生产工艺等环节无组织排放。氧化铝、氟化盐等原料均贮存于封闭仓库内。氧化铝仓库设置液压翻板式汽车自动卸车系统,配套负压收尘装置;贮运系统、破碎系统、阳极组装车间等产尘点采用封闭式集气罩、负压抽吸系统等有效抑尘措施;各生产工序设置在封闭车间内;严格控制开槽操作时间,并在开槽操作过程采取加大负压措施。物料输送系统密闭设计,氧化铝、载氟氧化铝输送和上料均采用超浓相输送系统;残极在厂内采用密闭拖车运输。厂界颗粒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无组织排放执行《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表6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

  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不得超过360.492吨/年、4.485吨/年和165.418吨/年。

  加强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合理选择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提高绿电使用比例,采用降低阳极炭块损耗、使用高品质阳极炭块、低温电解烟气余热利用等方式减少碳排放,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三)落实清洁运输管理要求。提高清洁运输比例,氧化铝(散装)采用密闭罐车运输,公路及厂内运输采用新能源车辆或国五及以上阶段排放标准(含燃气)的运输工具(优先采用新能源);厂内非道路移动机械优先采用新能源,无对应产品的满足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规范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出厂及厂内运输车辆基本信息电子台账,实施信息自动记录,实时保存、更新和上传。

  (四)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废水与一期工程共用厂区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达到《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中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直接排放浓度限值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中相应用水标准限值要求后回用于脱硫系统补水。脱硫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扩建至4.5立方米/小时,脱硫废水经“调节池+撬装式杂盐母液干化装置”工艺处理达到《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L/T997-2020)表1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后回用于脱硫系统补水。

  (五)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品运输和使用管理,按规范设置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按规定开展粉尘治理、脱硫等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轻或消除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六)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与一期工程共用危险废物暂存库,电解槽大修渣、炭渣、废内衬、铝灰、化验室废液及废渣、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废布袋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脱硫废水蒸发结晶产生的杂盐、生产废水处理站污泥需进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按鉴别结果采取相应处置措施,鉴别结果出具之前,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

  (七)严格落实声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厂区平面布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加强厂区内固定设备、运输工具、货物装卸等噪声源管理,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标准。

  (八)严格落实各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监测计划。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完善周边环境监测计划,重点关注氟化物的环境影响。建立污染源台账制度,按要求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定期向公众公布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

  按照《关于做好重点单位自动监控安装联网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执法函〔2021〕484号)规定,在电解烟气排放口安装烟气排放连续在线监测系统(CEMS),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并验收;烟气连续监测现场端系统中一次仪表数据不允许经工控机处理后再发送至数采仪,须直接采集传输至生态环境部门监控平台。

  (九)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落实防沙治沙措施,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十)完善企业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管理。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主动发布企业环境保护信息,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渠道,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

  四、配合第十三师新星市及有关单位,按期完成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确保配套削减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少于4.485吨/年。全部削减措施须在建设项目取得排污许可证前完成。

  五、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认真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按规定程序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上传全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信息平台。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应当重新报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六、在项目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按照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认真梳理并确认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后,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

  七、第十三师新星市生态环境局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切实承担事中事后监管主要责任,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第十三师新星市生态环境局,按规定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监督检查。

  

   兵团生态环境局

   2025年9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sthjj.xjbt.gov.cn/c/2025-09-19/84460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