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四川省德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德阳监测站)和四川省绵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绵阳监测站)联合开展跨市(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应急监测室副主任邓国海到现场指导点评,两地市生态环境局应急信访科和生态监测科相关领导莅临现场指导。
本次演练采用“无脚本、无预告、无预演”的实战化模式,以G1成绵复线高速罗江段(秀水河上游处)一辆运载25吨粗苯的运输车因操作不当侧翻起火,消防废水携带苯系物及部分粗苯流入秀水河,造成水体与大气污染为背景。两地驻市站与属地14个区(市、县)监测站共计150余人以现场实操方式,参与此次演练。
上午9点29分接到事故报告后,德阳、绵阳驻市中心站与属地14个区(市、县)监测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集结应急监测人员,准备应急监测设备、车辆等,陆陆续续赶赴现场。各参演单位到现场后有条不紊地展开应急监测工作,搭建临时实验室、现场勘察采样、分析特征污染物、编制应急监测快报等。此次联合演练要求现场开展水质化学需氧量和生物毒性、水质pH值等监测指标的样品测试,并全面检验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现场监测、密码样分析、报告编制等应急监测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
此次联合演练既锻炼了参演人员实战能力,又打破了行政壁垒,补足了跨区域信息共享、资源调配、技术协同等方面的联动短板,健全了跨区域和市、县两级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推动了应急监测从“单独响应”向“协同作战”升级,构建了“三互”(信息互通、资源互济、技术互补)的应急监测联动格局,为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筑牢防线。
演练结束,德阳监测站站长吴加禄和绵阳监测站站长王秀丽分别作了总结发言。
监测人员现场签到并领取密码样
现场监测
专家、裁判讨论监测结果 德绵监测站站长就双方监测技术进行讨论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