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圆满完成了2025年度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院地联合监测工作。
此次联合监测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开展,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的一次重要实践。联合监测以祁连山区域大气综合观测站和祁连山南麓水-土-气-生综合观测场为核心平台,充分发挥其区位和尖端技术装备优势,旨在实现数据共享、技术交流和人才共培的深度融合。联合监测工作聚焦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需求,开展了多维度、立体化的综合监测。运用大气气溶胶走航监测、臭氧近空垂直监测等先进技术,精准掌握区域大气污染物分布与传输特征;对沙柳河、布哈河等重要河流开展水质监测,系统评估水质质量状况;还深入祁连山腹地,开展新选冻土退化和不退化样地、增温增减雨和氮磷添加控制实验及样品采集等工作,为祁连山地区生态状况监测积累数据。
联合监测历时四天,团队辗转刚察县、门源县等重点区域,先后在青海湖同位素生态水文与国家公园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海祁连山南麓20米塔综合观测场、门源国家背景站等多个观测点开展作业。工作中,各部门协同配合,监测中心科研部、预警预报部、监测部负责技术实施,综合部与海北州监测站提供全方位保障,确保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次联合监测是贯彻落实关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不仅获取了祁连山典型生态系统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连续、立体观测数据,探索建立了国家级科研机构与地方环境监测力量协同作战的新模式,对于动态掌握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趋势、服务高原科学决策与管理和对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实践意义。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