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上,就“人工智能助力昆明市噪声污染防控新实践”作交流发言,系统介绍了昆明市运用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噪声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的创新做法与显著成效。
近年来,昆明市噪声投诉量持续高位运行,传统治理方式面临响应效率低、源头识别难、跨部门协同弱等挑战。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依托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开源大模型,打造生态环境智能助手“小彩云”,构建噪声投诉“时空分析系统”,实现对“12345”热线中海量、模糊、口语化投诉信息的智能解析与结构化提取。
该系统通过语义理解、时间识别、类型细分、地理映射等关键技术,将噪声投诉归并为20余个精细类别,并基于“时间-类型-空间”三维框架形成噪声污染“立体画像”,以热力图、散点图等方式实现从宏观区域到微观个案的穿透式分析。同时,按月输出《噪声污染投诉分析月报》,为精准执法和跨部门协同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目前,“小彩云”已在精准溯源、常态管理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该应用荣获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典型应用案例”。
下一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噪声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快构建“智慧监管、精准治污”新格局,持续提升市民生态环境满意度和获得感。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