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调查

科技赋能环保,共赴绿色之约——省大连中心第四届“绿色未来有我童行”六五环境日公众开放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为响应2025年生态环境科技周“美丽中国,科技先行”号召,省大连中心于六五环境日期间,以“新能源,更绿色”为主题开展了公众开放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紧密结合辽宁省科技活动周部署,通过“科技体验+互动科普+业务解读”的创新模式,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生态环境科学盛宴。

  一、沉浸式科技体验,新能源技术的生动课堂

  活动现场设置“太阳能竞技区”“动力科学实验室”“水生态探秘角”等六大互动板块,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在太阳能展区,“太阳能机器狗赛跑”实验吸引众多目光,通过对比传统电池与太阳能板的差异,直观展现清洁能源的高效与环保;动力科学实验区,“盐水发电”“手摇发电”等实验台前围满好奇的孩子们,来自大连市6所小学的6名小志愿者充当“小老师”,通过“玉兔二号”月球车模型介绍太阳能如何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动能,解释了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原理,镁片与碳片如何在盐水中反应产生电流,声波为什么能转化成动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新能源发电原理。孩子们你问我答,在快乐的气氛中了解了传统化石能源和各种新能源的区别。

  

  图1 太阳能机器狗赛跑

  

  图2 小志愿者讲解能源知识

  

  二、多维科普场景,环境监测与低碳生活的深度联结

  

  显微镜下的底栖动物标本成为无声的“水生态讲解员”,公众通过观察指示物种形态,直观理解水生态监测的科学逻辑。分子结构模型拼搭活动趣味十足,参与者亲手构建甲烷、二氧化硫模型,解锁污染物微观世界的奥秘。“声音可视化”环节中,声控小车与激光画画装置将声音转化为速度与光影,让“看不见的声音”变得清晰可感,使公众理解声环境监测的原理。

  

  在“新能源与环境监测”主题讲座中,工作人员围绕碳足迹追踪、清洁能源与PM2.5浓度关联等热点议题,结合监测工作实际,揭示科技如何助力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改善。“六五环境日知识竞猜”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参与者通过抢答新能源知识、低碳生活方式等问题赢取小奖品,在互动中深化生态保护意识。参与者纷纷表示“希望更多屋顶装上太阳能板”“少开空调,节约电能”“要少用化石能源,它们需要亿万年才能形成”。小志愿者也表示:“原来环境监测背后有这么多科学故事,我想成为守护蓝天的‘科技小卫士’!”

  

  图3 水生态标本展示

  

  图4 “新能源与环境监测”主题讲座

  

  

  三、科技周联动效应,打造生态环境科普“大连样本”

  

  为了使科普开放活动发挥最大效能,本次活动事先制作了“六五活动早知道”预热短视频,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调查问卷对各环节的参与意愿进行调查,对参与热情较高的环节进行重点设计,并招募了6名小志愿者参与知识讲解。活动发放了定制的科普周贴纸与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特别制作的“环保设施开放护照”,给每位参与者的护照上加盖了专属于省大连中心的纪念印章,公众可以带着“护照”继续探访大连市其他国家级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本次活动是省大连中心作为“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延续了过去三年“绿色未来,有我童行”品牌活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2025年生态环境科技周“科研机构开放”“校园科普联合行动”等要求,通过“科研设施+互动实验+公众参与”的立体模式,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活动不仅吸引家庭亲子群体,还联动周边中小学组织“科技研学团”,实现“小手拉大手”的传播效应。

  

  图5 问卷调查与活动预热视频

  

  图6 发放“设施开放护照”和科普周定制贴纸、集章打卡

  

  图7 部分展品

  

  环保设施开放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而是要让公众在体验中理解科技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未来,省大连中心将继续以科技周、环境日等为契机,深化与高校、中小学的合作,推出“大学生环保岗位体验”“暑期研学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持续擦亮“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名片,为建设美丽辽宁注入科技动能。

  


原文链接:https://sthj.ln.gov.cn/sthj/hjgl/hjjc/jcdt/2025070415110468335/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