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观察

【湛江】湛江尾水“聚能”记:一滴水的绿色蜕变之旅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湛江尾水“聚能”记

  一滴水的绿色蜕变之旅

  

  在湛江市麻章污水处理厂,一股清流正悄然开启它的“第二次使命”。经过处理的尾水已不再是普通的排放水,而是成为了驱动发电机组的“绿色血液”。每天4万吨尾水在这里实现华丽转身,化作照亮厂区的清洁电力。这不仅是湛江市大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创新实践,更是对国家建设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号召的积极回应。

  

  

  

  湛江市麻章污水处理厂全景图

  政策护航,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将该工程列为减污降碳重点示范项目,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小组,主动对接了解企业需求,开展“一对一”绿色帮扶。

  服务小组全力帮助企业识别能耗痛点,量身定制尾水发电方案。为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小组成员多次主动引导企业谋划项目入库,指导企业规范准备入库材料,科学组织专家评审,做好与省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最终成功帮助企业获得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补助,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致力于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绿色发展新模式,让环保技术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湛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技术突破,小尾水释放大能量

  项目创新采用地埋式贯流一体化水轮发电系统,充分利用日均4万吨尾水所具有的6米势能差,将其高效转化为清洁电力。该地埋式结构极大节约了地面空间,较常规设计节约用地达80%。机组深度挖掘尾水潜力,将发电效率提升至85%以上,同时采用引水管直流技术代替传统土建引水渠,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土建投资比以往减少50%以上。

  这一系列集成创新,犹如在有限的厂区地块内精巧“镶嵌”了一座迷你绿色电站,展现出集约用地、高效发电与成本控制的综合优势。这些扎实的技术成果,标志着湛江市在环保科技应用与绿色基础设施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地埋式贯流一体化水轮发电现场

  智能运维,打造行业新标杆

  项目搭载智能化无人值守系统,全面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控、故障智能诊断与工艺自动调控,为全省污水处理行业探索出一条“减污降碳+智慧管理”的新路径。这套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有效保障了电站持续、稳定和高效运行,还通过数据互联与模块化设计,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湛江方案”,树立了智能运维新标杆。

  

  尾水发电智能化无人值守系统

  多元效益,实现环境经济双赢

  项目运行稳定,预计年发电量达到15万千瓦时,可满足厂区部分设施设备的用电需求。初步估算,麻章污水处理厂每年可节约电费1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119吨,相当于种植8250棵树木的碳汇效益。这些数字背后,是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下一步,湛江市将继续强化政策引导,系统总结并推广麻章污水处理厂尾水发电的成功经验,支持更多环保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创新实践,为湛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建设美丽广东贡献湛江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https://gdee.gd.gov.cn/dsdt3071/content/post_47720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