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楫争先,勇往直前。自2023年8月起,广东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深入开展“苦干实干、争先创优”活动,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性好、实效突出的典型案例。现开设专栏,推介近期评出的今年第一、二季度典型案例,供各地各单位交流借鉴,汲取榜样力量,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奋力谱写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为破解汽修行业废矿物油收集难、监管难、利用难问题,佛山市禅城区于2024年11月率先启动定量化管理试点,对汽修企业废矿物油、废机油罐等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实施精细化管控,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市场化机制创新,探索形成“源头精准计量—过程智能监管—末端高效转运”的全链条治理模式,试点以来已有135家汽修企业完成智能收集实施安装,截至2025年8月累计转移处置废矿物油约97吨,已超过去年全年转移量,部分汽修企业废矿物油产生量年增量超500%,较传统模式呈现突破性进展,为全市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废矿物油智能收集设备
聚焦痛点,打造“三位一体”智能体系
禅城针对汽修企业分布散、产废量小、转移不及时等痛点,构建“智能设备+数据平台+政策激励”闭环系统。通过智能终端全覆盖,在汽修企业布设智能收集柜,配备称重传感、液位监测、身份识别等模块,实现“扫码开箱、自动计量、满仓预警”,提升废矿物油收集、转移效率;通过差异化补贴激励,按收集量对照市场价对产废企业给予补贴,并对签约企业实施危废合同费用优惠策略,推动小微企业参与积极性。试点区域未发生一起废油非法转移案件。
现场检查
数字转型,实现“三个转变”显著成效
数字化转型是禅城破解小微源危废治理难题的关键路径,其“非现场执法”特性尤其适合小散源监管。通过智能采集终端,设备实时自动记录油量数据,生成包含时间戳、经纬度信息的加密电子联单,较传统纸质台账效率提升20倍;通过智慧调度平台,开发危废转运智能算法,当储油量达80%时自动触发“黄色预警”,生成最优收运路线,使单车装载率从58%提升至82%;通过智控联单系统,对接省固废平台实现数据直报,每批次转移形成“设备采集—企业确认—运输签收—处置反馈”闭环证据链。数字化转型实现“三个转变”,由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防治,基本杜绝非法处置情况,环境风险显著降低;由人工监管转向数字智治,全过程电子联单替代纸质台账,节约基层监管人力成本;由零散收运转向集约利用,资源化利用率大大提高。
“双轮驱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禅城坚持“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双轮驱动,通过智能化设备降低参与门槛,依托数据穿透提升监管效能,运用市场化手段激活主体活力,实现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通过政企协同选点布网,联合行业协会筛选代表性企业,建立“政府统筹—第三方运维—企业配合”三级责任体系。此外,通过技术比选优化方案,组织专家对备选智能设备评审,最终选定具备“动态称重+液位感应+GPS定位”功能的设备,数据误差控制在±3%以内。引入多家设备服务商形成“技术PK”,推动设备迭代升级至2.0版本(新增AI视频监控功能)。
深化拓展,探索“五化协同”长效机制
禅城零成本投入机制,智能设备生产企业以免押金模式投放设备,通过后续从危废处置公司处获取服务收益(以转移量0.5—1.2元/公斤获得分成收益),提高废矿物油转移量,降低危废处置公司的运输成本。市场化运营、梯度分成的模式激发汽修企业、设备企业、危废处置公司三方的参与积极性。计划逐步推广至全辖区废矿物油产生单位,重点推进设备标准化,制定智能收集终端地方技术规范;打造市场化可持续运作样本,形成的“前端免费+后端服务”商业模式,破解了环保设施“安装易、持续运营难”的困局。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