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福建省厦门市在后溪流域举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首次深度融合“应急指挥数字地图平台”,模拟危化品泄漏入河,叠加附近工业园区汛期废水溢流的复合场景,检验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预案机制。
图为生态环境部门后方值守组依托数字地图平台指挥调度。
图为演练现场指挥部。
“相较于往年演练的一个重要突破是通过‘应急指挥数字地图平台’,构建了数字化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环境风险态势可视化、资源调度精准化、指挥指令在线化、处置进程透明化。”演练现场指挥部总指挥、集美区副区长郑彦介绍,本次演练的成功,得益于厦门市“六位一体”(信息共享—指挥协同—资源整合—能力实训—效果评估—制度优化)环境应急联动协同机制,并充分发挥了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厦门分公司专业救援队伍的作用,检验了预案、锻炼了队伍,达到了政企协同、流域联防的目标。
组图为模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现场。
“演练设计的复合污染场景,精准聚焦了后溪流域区域风险特征。”专家组成员、华侨大学正高级工程师洪俊明在点评中指出,20多家参演单位,分别在流域上游清水引流,在事发现场拦截并消解污染物,在下游多级拦截吸附,在全流域全过程监测监控,在水质异常时快速指纹溯源,展现了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和高效执行力。洪俊明建议在预案中增补“生态系统长期恢复评估机制”,以提升预案的全面性,包括对受污染水体(如对水生生物、底泥)的生态影响以及周边土壤及地下水潜在风险的持续跟踪评估。
此次演练,从桌面推演理论筑基,到现场指挥实战检验,再到应急指挥数字地图平台的日常维护更新,保证了任何时刻指挥调度畅通无阻,关键时刻应急队伍拉得出、应急物资用得上。据悉,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将立足演练的实践经验,有序进行推广试点,持续推动全市环境应急队伍整体能力提升。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ywxx/hjyj/202508/t20250813_69906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