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
《中国环境报》04综合新闻版头条刊发文章
《空间可定位 决策有支撑 资源速调度
南平用“两图一清单”指挥环境应急》
全文如下
今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聚焦源头防控和精准响应,推行以“环境应急作战指挥图、应急与雨污管网图、环境应急物资清单”为抓手的“两图一清单”应急工作机制,在延平区、邵武市、顺昌县3地率先启动试点,构建起“空间可定位、决策有支撑、资源速调度”的综合应急防控体系,显著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响应效率与处置能力,为生态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南平市突发环境事件指挥作战流程图》 王骥 摄
“以前碰到突发情况,新手往往慌乱无措,不知道是该先报告还是先控污。现在有了作战指挥图,依图行事就能有序推进。”福建省南平市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工作人员郑国梁指着墙上的环境应急作战指挥图说。
在环境应急作战指挥图上,不仅可以看到标注清晰的各等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响应流程、责任分工,还有信息报告、现场勘查、污染控制、舆情处置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步骤。
“相较以往存在的应急响应流程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如今我们是‘一图在手、处置不慌’。”郑国梁表示,试点以来,不仅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指挥风险错误率也有了显著降低。在南平,不仅有环境应急作战指挥图应对“处置慌乱”,应急与雨污管网图让地下管网变得“透明化”,缩短污染处置决策时间。
“园区管网错综复杂、新老管网交织,以往应急时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现场摸排,才能确定管线走向、阀门位置和排水去向,不仅效率低,更易错失控制污染的关键窗口期。”邵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邱天坦言。
邵武金塘工业园区
为破解这一痛点,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借助对试点区域重点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展的全面勘测和数字化绘图,将化工园区雨水、污水应急管网及其附属设施一一落图。通过不同颜色、符号精准标注雨水、污水、应急管网走向,并配套地理标志及图例说明,将地下管网“搬”上墙面。以往需要30分钟左右现场摸排才能明确的管线节点信息,如今“看图即查”,污染处置决策时间可压缩至5分钟以内,显著提升了关键窗口期把控能力。
两张图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南平市生态环境局还建立环境应急物资清单,让调度不再难,推动应急处置效率加倍提升。“应急处置,物资是关键。”在郑国梁看来,“物资信息不透明、调拨机制不顺畅将严重影响处置效果。现在有了环境应急物资清单,调运时我们心中更有数了。”
据介绍,环境应急物资清单不仅涵盖了物资种类和数量,还标注了存放地点、管理人及联系方式、装车时间、运输路线等关键信息。不仅如此,南平市生态环境部门还与城管、消防、交通等部门建立大型装备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一盘棋”调度。
“在近期与浙江省丽水市的跨省无脚本应急拉练中,依托这一清单,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快速完成物资与人员调度,通过实战演练验证了清单‘储得明、调得快、用得上’的高效性。”郑国梁介绍。
目前,“两图一清单”环境应急工作机制在试点区域已实现环境风险防控精细化、智能化升级。下一步,南平市将持续扩大机制覆盖范围,计划今年底前实现全市重点化工园区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全覆盖,并建立“季度更新+动态维护”制度,确保图纸、清单与实际情况一致。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ywxx/hjyj/202509/t20250922_701338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