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持续深化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执法效能,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围绕要求着力提升执法人员能力上限,强化素质练就尖兵。以细化执法大练兵考核六大项指标为抓手,将任务目标压实至具体科室与责任人,实行按月调度工作机制,确保练兵活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系统培训增强本领,持续加强执法人员常态化培训与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指导,通过每周组织集中学习,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现场检查水平和装备操作技能,努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环境执法尖兵队伍。
转变工作作风,优化为企服务。积极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向服务延伸,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开展“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专项活动,主动对重点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预约式”环保体检服务。通过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系统排查、精准诊断,有效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深层次环境管理问题,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助推企业绿色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已为190余家企业开展上门环保体检服务,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883个,获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化解环境诉求,严格依法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环境信访投诉举报案件的办理力度与效能,确保群众合理环境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环境信访事项1286件,受理率100%,办理率100%,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与社会稳定。同时,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惩治各类恶意环境违法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69件,其中一般行政处罚案件52件,处罚金额约520.86万元,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捍卫了环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强化应急建设,坚守安全底线。筑牢环境安全防线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着力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组建了市级环境应急专家库,为科学、高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组织完成了对全市18座尾矿库下游关联河流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的全面核查,摸清了底数,明确了防控重点。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工作,已排查企业47家,发现存在环境风险隐患企业3家,目前所有隐患均已整改到位,极大提升了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了生态环境整体安全。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