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邢台市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行动为契机,聚焦“制度规范、全面整改、成效彰显”精准发力,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营造出更有温度、更富效率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规范行政检查制度。邢台市印发市级《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及年度计划,精简合并交叉重复、缺乏依据的检查事项,清晰划定执法边界,并通过官网专栏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推行“扫码入企”制度,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必须通过专用App扫码登记,实现检查事由、依据、过程、结果全要素即时上传、全程留痕。同时,赋予企业“扫码知情、扫码评价”权利,构建起“检查—记录—反馈—监督”的闭环管理链条。
统一印制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检查通知书及文书格式,强化外出执法审批刚性约束。明确规定市、县两级对同一企业年度现场检查合计不超过4次,同级部门年入企不超过两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开展规范行政检查全面“体检”。在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全面“体检”与深度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组织执法力量围绕程序合规、证据充分、法律准确、文书规范等关键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
针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成立案卷稽查专班,建立常态化评查机制,坚持每周对执法案卷质量进行严格“把脉”,重点核查调查深度、证据链条、法律适用及文书规范,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以案卷质量提升倒逼执法行为规范。
同时,创新监管模式,大力推行“部门联合、一次查清”,严格限定同一科室年度内对同一企业“双随机”抽查仅一次,并积极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有效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难题,提升执法综合效能。
非现场监管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分表计电等非现场监管科技手段广泛应用,“无感式”执法既大幅减少入企频次,又通过精准数据留痕保障了执法的公正和高效。
今年1月至7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检查总量同比下降近50%,非现场检查量上升30%。执法透明度与公信力双提升,扫码留痕、清单公示、文书规范等举措,使检查流程、标准、结果一目了然,企业明明白白,信任度显著增强。
邢台生态环境执法通过全程可控的流程和刚性约束的制度创新,实现了从“经验型”向“标准型”转变。邢台一家A级企业在座谈会上表示,现在环境检查规范有序,指导精准到位,企业环保工作开展得更顺、更实,发展信心也更足了。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