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主动服务发展·对话生态护航者丨衡水:水韵生态赋新能 服务提质助前行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问题一

  近年来,衡水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向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衡水市是通过哪些创新举措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星:

  

  

  我局秉持服务企业发展与守护生态环境并重的理念,通过创新机制、智慧监管、精准服务等创新举措,助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力、共赢发展。

  深化法治护航强根基,聚力实现治理工作高效协同、精准见效。发布国内首个《“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地方标准,系统识别了赛事全链条各环节的产废点并规定了相应处理方法,为赛事减废提供了全面、可操作的技术指引。制定强化执法监管服务的若干措施,从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审慎实施行政处罚等三方面,实现法律力度和执法温度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托智能预警优监管,靶向提升执法工作规范有序、精准高效。推动执法监管从“末端处罚”向“源头治理”转变,创新建设集“企业各类环保资料线上查阅”和“企业违法行为线上预警推送”于一体的“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今年以来,实时推送预警信息20万余条,助力企业及时掌握各类环保要求,有效避免排污许可证届满未延续、自行监测不及时、台账不完善以及治理设施耗材更换不及时等问题,减少企业因未履行生态环境法律义务而受到行政处罚。我们还从“单一处罚”向“执法+服务”转变,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指导企业整改、提供技术帮扶,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减少重复性违法。今年以来全市办理免于处罚案件22件,免处罚金额231.2万元。积极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实现了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极大促进了企业主动治污、自觉守法。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提质效,以主动服务为抓手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始终将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成立领导干部带队的调研组,将我市七大县域特色产业(橡胶、玻璃钢、丝网、家具、铸造、化工和毛皮)作为调研对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破解发展堵点。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工作,从污染治理技术、无组织管控水平、运输方式等方面加大帮扶指导力度,以绿色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组织各县市区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407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工业源豁免保障清单。邀请龙头企业代表,连续多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现场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服务清单》,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排污权交易办理落实“即来即办”“一次性告知”制度,实施“不见面”审核,为企业缩减办理时间。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中节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环保数据要素创新应用项目,完成生态环保数据隐私计算平台搭建,达成首笔场内数据交易合作。

  

问题二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桃城区分局在主动服务企业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在精准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有哪些具体做法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督察专员、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桃城区分局负责人 张辉:

  

  

  我局聚焦“利民利企利环境”的工作目标,持续聚焦企业和基层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环保动力。

  在主动服务企业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全面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我们分局系统梳理并制定《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与《行政检查计划》,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确保检查全程有据可依、随机透明、结果公开。充分运用分表计电、污染源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精准锁定问题线索,大大提高执法质效。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依法明确告知检查事项,从源头杜绝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负。同时,积极联动区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针对涉危险废物、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重点领域企业开展联合检查,在提升监管精准度与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二是实施正面清单管理。把绩效评级较高且生态环境管理较规范的企业纳入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同时,我们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科学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行“一企一策”差异化管控;我们还把辖区B级以上且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经过严格审核把关,纳入重污染天气减排豁免清单,保障了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减少了因应急减排措施对其生产计划、经济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激励企业持续提升环保治理水平,形成“环保达标、生产稳定”的良性循环。三是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通过与企业座谈,了解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诉求,倾听企业在发展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我们积极履行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主动开展帮扶,聘请第三方安全生产专家,帮助企业全流程排查安全生产方面的隐患,使企业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这样的举措既体现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也通过专业力量的介入,帮助企业从源头防范安全事故,同时为行业整体安全发展树立了典范。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在推动开发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衔接审核公告目录编制工作中,我分局精准对接开发区发展需求,提前介入,在启动编制初期,安排专人对接,给开发区做服务、当帮手,捋流程、看材料,把政策、标准、要求一次性讲清楚,避免走弯路,着力破解规划环评成果落地应用中的堵点难点,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准入支撑。同时,为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快速平稳落地,我们邀请专家深入一线开展帮扶,为企业讲政策、送服务,主动帮办、跑办,争取让审核流程更顺畅、更高效。

  

问题三

  请您介绍一下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在主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方面,是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施策”,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的。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韩勇:

  

  

  要做好主动服务工作,必须充分了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的诉求,这是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施策”的基本条件。我们始终以此为前提,安排部署对企服务和帮扶工作,通过调研和座谈与企业“无缝对接”,对发现的问题和征求的意见建议作为开展具体工作的抓手,研究措施,紧抓落实。

  我们作为服务者,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我科牵头汇编了《干部职工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并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及时更新和增加知识点,武装干部职工头脑,增加知识储备,避免在面对企业问询时成为“门外汉”。

  为助企纾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服务水平,我们主动谋划,积极服务,出台“调研月”活动实施方案,将我市七大县域特色产业(橡胶、玻璃钢、丝网、家具、铸造、化工和毛皮)作为调研对象,由副处级干部带队,组成7个调研组,自4月初开始调研活动。活动分为实地走访调研、座谈征求意见和创标提升三个阶段开展工作。截至6月底,各调研组均编制完成行业调研报告。调研期间,共计实地走访企业200余家;每个行业调研组均邀请企业代表召开企业座谈会,到场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现场深入了解企业诉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法规讲解,同时征求意见建议并提出相应对策。

  在座谈会上,我们从企业重点关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生态环境绩效等级提升和豁免清单政策方面开展政策和技术宣讲,并在会后与各分局积极指导和组织梳理,将符合豁免条件的工业企业及时上报省厅审核。截至6月底,我市共有407家企业纳入豁免保障清单。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补贴资金项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及扶持比例、环境要素融资途径等政策有很高的关注度。我们聚焦企业关切和诉求,主动搭建“银企”沟通桥梁,特别邀请河北银行参与各行业座谈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融资政策讲解,并在座谈会现场直接指派相关科室和分局具体负责人员开展“点对点”对接服务,对企业合理诉求和建议积极帮扶跑办。

  目前,该活动已进入创标提升阶段,我们将结合各行业企业实际,着眼于解决调研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标杆企业创建规范,助力具备条件的企业打造标杆样板,以点带面,促进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主动服务没有止境。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深植主动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效,利企业、护民生,助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hbepb.hebei.gov.cn/hbhjt/xwzx/jihuanyaowen/1017462360379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