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哈尔滨人心中的母亲河。466公里江水银波涌动,哺育了千万人的生活与成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让松花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湿地生态功能减退、枯水期化冰期水质波动、个别支流水质不稳定。
为做好松花江保护这篇大文章,黑龙江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政主要领导密集批示督导,主管领导每月调度部署;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哈尔滨市、绥化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秉承“灭劣五、促中间、保优良,以支促干、分类施治,系统治理促进全域改善”的治水思维,抓准抓狠支流污染主要矛盾,强力推动流域系统治理。聚焦支流,一河一策抓住个别支流“环境基础差、农村污染重、生态功能弱”等突出问题,打出组合拳,累计清理垃圾10万余吨,拆除河道违建17万平方米,治理养殖场户1300余家,取缔散乱污作坊120余个,护岸修复37.6公里,恢复生态湿地屏障120公顷,农业统防统治面积350余万亩,实施各类治理项目40余个,自2018年起稳定消劣。其他水质较差河流也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症结,分类施治、压茬推进,实现“十四五”以来稳定消劣。
保护岸线,减排修复聚焦沿江生态系统性保护与滨江景观人文风貌提升,累计投入300亿元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哈尔滨市恢复天然湿地25万公顷,与绥化市肇东市省级沿江湿地保护区协同完善提升湿地保护水平3.2万公顷,建立水源地协同保护机制,共同推进哈绥两地水源保护协同立法。在生态功能提升的同时,加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0.76%,干流沿线污水处理厂提升至一级A,主要污染物超低排放,主城区雨污分流比例逐年提升,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4000余个。
城区引领,推向全域2019年启动实施46条城区重点水系综合治理,完成2100余处点位整治,累计投入39亿元,完成文昌(太平)污水处理厂扩建等51项治理项目,打造滨水慢行绿道、沿河景观带等亲水空间,总结提出“垃圾、违建、畜禽养殖、涉水点源、农业面源”五大专项整治“法宝”,在消劣河流试点成功基础上,于2021年全面推广至全市308条河流,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4800余处新增点位的整治销号,有力推动了松花江流域水质的整体改善。
恒心使至,其效必显
松花江的故事,还在继续。每一滴清水,都承载着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期望和梦想。守护这条美丽、清澈的河流,不仅仅是对黑龙江省的贡献,更是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松花江将成为集美丽、生态、活力为一体的河流,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绿色生态宝库。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