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白云区四河库入选“市级美丽河湖”!十年治水绘就水清岸绿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21来源: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近日,广州市发布第四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白云区白云新城排渠、和龙水库、良田坑涌及新市涌成功入选。近年来,白云区始终坚持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的治水方针,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深挖河湖优势和特色亮点,在前期已创建7条市级美丽河湖的基础上,本次再新创建4条市级美丽河湖,绘制了一幅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白云新城排渠】

  碧道蜿蜒,重塑城市水脉新风貌

  

  

  

  白云新城排渠桥段。

  

  

  

  白云新城排渠碧道。

  白云新城排渠这条昔日的黑臭水体,通过精准控源截污、深度清淤引水、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蜕变为清澈灵动的生态廊道,水质实现质的飞跃,2024年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时段更跃升至Ⅲ类;6.45公里的碧道如绿丝带般缠绕,串联起生态、休闲与文化,成为市民亲水乐水的新去处,助力白云新城打造“城市会客厅”。

  【和龙水库】

  权属归一,谱写生态文旅新篇章

  

  

  

  和龙水库全貌。

  

  

  

  和龙水库一侧。

  

  

  

  和龙水库一角。

  和龙水库属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曾因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治理维艰。通过系统整治周边养殖、餐饮与工业污染,收回水库经营权和推行水库运营标准化建设,如今其水质跃升至Ⅲ类,防洪能力提升至百年一遇。3.7公里的环库景观廊道如诗如画,“天光云影”等十大景观节点熠熠生辉,串联白山村和沙田村形成“白云深处·诗画帽峰”新乡村示范带,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成功实现了从单一水利工程向“花园式”绿色空间的转型,为功能型水库综合治理、运营管理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白云经验。

  【良田坑涌】

  拆违清源,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良田坑涌步道。

  

  

  

  良田坑涌鸟瞰图。

  作为流溪河重要的一级支流,治理前,良田坑涌的违建与多源污染问题突出,河涌黑臭严重。钟落潭镇以控源截污清淤为短期攻坚重点,以景观提升与产业升级为长效巩固抓手,累计拆违近300宗,查封不达标企业1000余间次,腾出两岸近10万平方米用以建设生态亲水空间。治理后,良田坑涌的水质从劣V类跨级提升至Ⅲ类并稳定达标,吸引20种本土水生生物回归,当中包括剑尾鱼等敏感物种。“帽峰山居·柠静时光”新乡村示范带的建成,带动沙田柠檬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生态-产业-交通”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将良田水脉织就成村民致富的金脉,为城乡接合部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新市涌】

  系统施策,树立城镇治水新标杆

  

  

  

  新市涌步道。

  

  

  

  新市涌画廊。

  新市涌全长7.8公里,穿越云城、新市等人口密集区。过去,新市涌污水直排严重、河道黑臭淤积,曾是广州黑臭河涌的代名词。近年来,白云区实施“洗、拆、建、美、管”五位一体系统治理,全流域累计拆违近6万平方米,清理“散乱污”场所近2000宗,主涌水质从劣V类跃升至Ⅲ类,已达“长制久清”标准。碧道建设首创“拆违不拆楼”,并融入岭南文化元素,使其成为居民休闲的绿色客厅与文化传承的窗口,实现从黑臭不堪到水澈岸青的蜕变,是白云区城镇型河流治水的突出代表。

  从白云新城排渠的“黑臭水体”到“生态碧道”,从和龙水库的“臭水湖”到“果冻海”打卡地,从良田坑涌的“违建河涌”到“致富水脉”,再从新市涌的“城中村黑臭河”到“岭南骑楼文化廊”,白云区用十年治水实践勾勒出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文明建设图景。未来,白云区将继续以水为脉,织就生态惠民、文化润心、产业兴城的现代水网,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幸福之河。

  文 | 杨黛清

  图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宣

  编辑 | 曾晓泳 陈会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原文链接:http://sthjj.gz.gov.cn/ysxw/content/post_105606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