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月,安徽省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臭氧污染面临严峻挑战。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锚定“精准溯源、科学治污”目标,以多要素协同走航监测为核心抓手,联动全省力量助力臭氧污染攻坚战,推动夏季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一、精准施策,构建全省走航监测体系
依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夏季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结合省内污染特征,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精准制定《大气污染多要素协同走航监测方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臭氧重要前体物走航监测排查,以精准溯源监测助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科学攻坚,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监测
依托车载质谱仪器,VOCs走航监测可定量识别分析烷烃、烯烃、芳烃、醛酮类等多种臭氧污染前体物,以“边行驶、边监测、边反馈”模式,精准锁定工业园区、企业厂界等重点区域的污染源头。期间,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抽调30余人次精干力量,累计完成超2000余公里走航里程,覆盖全省16个城市重点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及其他敏感区域。同时严格执行“走航信息专报”机制,对监测发现的异常点位第一时间反馈,同步协助属地开展溯源排查与“回头测”,确保问题整改闭环。
三、成效显著,技术支撑治污见实效
累计识别污染高值问题百余个,涉及家具制造、包装印刷、化工、塑料涂料油墨胶黏剂、制药、制鞋、玻璃制造、汽车制造、表面喷涂、纺织印染、金属铸造、新材料和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为精准治污提供关键数据技术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3月-9月,全省臭氧污染天数为374天,同比下降29.3%,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四、深化协同,探索监测治污长效机制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持续优化监测模式,结合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在秋冬季和重大活动保障期间,探索“走航监测+重点区域电子围栏+无人机巡航”三维协同监测体系,通过加密颗粒物、VOCs走航监测频次,以更加精准的监测数据,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