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及复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的通知》。为向生态环境部高质量推荐能代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水平的地区,省生态环境厅于8月19日启动了省级遴选推荐及复核评估工作,并于8月23日召开全省视频培训会议,邀请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及复核评估的新部署、新要求进行详细解读。视频培训会议主会场设在省生态环境厅,分会场设在16个州(市)生态环境局及相关分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子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是落实党中央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要深刻把握这块“金字招牌”在云南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示范创建作为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抓手之一,努力争取2025年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针对创建地区,要认真落实先“达标”再“创建”的要求,抓紧时间修改完善相关材料,切实杜绝“重创建、轻管理”的情况,要充分挖掘特色亮点,加强系统梳理、科学提炼和精准表达,将其上升到体制机制层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典型经验。针对已命名地区,各州(市)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督促相关地区做好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国家、省级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典型案例的整改,坚决保住这块“金字招牌”。
会议要求,创建、复核与美丽云南建设息息相关、一脉相通,要坚决贯彻“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工作思路,以“五纳”持续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要把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相关规划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和调度、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纳入美丽云南考核评价体系、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评价,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要对标对表做好约束性指标“必答题”,全力以赴做好参考性指标“选择题”,拿出云南生态特色和优势,写出云南生态文明高辨识度,提高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竞争力。在日常监管中,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统一调度、监督机制。
本次培训还邀请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相关专家及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共同参与。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