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污染防治

2025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为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相关需求,促进地下水保护技术交流与研讨,带动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风险评估、管控修复工程与技术创新,8月23日—8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24家单位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2025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地下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地下水作为连接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嘉陵在致辞环节中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从“建体系、保安全、控风险”三方面协同发力,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全国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质点位比例为77.9%,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面对我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污染存量大的挑战,必须坚持科技赋能,扎实推进科学研究。要坚持科学思维,全面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突破前沿,持续强化新兴手段前沿性支撑;坚持应用导向,有效保障科技成果支撑环境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孟衡在致辞环节中表示,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污染溯源精准化、修复技术低碳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等需求,也迎来了学科交叉融合、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治理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依托生态环境部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在地下水污染多级强化修复技术、垃圾填埋渗漏液污染地下水快速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保障地下水安全贡献了科技智慧。今后要进一步取得新成效,推动地下水污染防治事业迈上新台阶。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防治,形成了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省共建立地下水双源清单16701个,监测井3050口,在线监测站点21个,建成省级地下水环境信息管理和决策系统。到2030年,四川将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效、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巩固国家生态安全贡献四川力量。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表示,多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在地下水污染模拟、风险评估修复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人才优势,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产出系列创新成果。

  

  特邀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围绕地下水中新污染物前沿研究,分析了国家需求与新污染物治理形势,分析了新污染物治理的研究现状与当前存在的科技挑战,指出了包含协同控制与绿色替代在内的多项重点研究任务以及治理新污染物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南京大学教授吴吉春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介绍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非均质性刻画、数据填补、PDE发现、替代模型、模型—数据融合等地下水数值模拟中起到突出作用,建议未来可在增强数据收集、AI方法创新、AI模型解释性、AI物理融合、多范式融合等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张发旺介绍了岩溶矿山地下水环境效应、南北方岩溶矿山特性差异及其新认识,指出了岩溶矿山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介绍了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岩溶含水层非均质性理论等特有的污染防控理论和技术。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郑春苗从孔隙到全球尺度出发,介绍了微塑料在土壤与地下水中的分布、迁移及健康风险。他指出微塑料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威胁,需要开展跨尺度和跨科学研究以及大量不同尺度迁移过程基础研究,重视人工智能和数值模拟等在微塑料分布、迁移和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教授裴向军围绕高原湖泊震损影响与保护修复技术研究议题,介绍了九寨沟震后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成功案例,对创新采用的多项关键技术以及未来修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享交流。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从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的知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400余名业界人士参会。会后,组织60余名参会代表赴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现场参观学习地下水环境监管经验及修复领域最新成果。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ywxx/wrfz/202509/t20250922_701315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