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污染防治

《同饮一江水 共抓大保护》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守护福建母亲河安澜,是八闽儿女的共同心愿。5月13日,全面推动闽江、九龙江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全流域统筹、跨区域协同”成为各方共识。

  生态环境治理往往跨多个区域,涉及多方治理主体。闽江、九龙江两大流域覆盖全省九市一区,干支流纵横交错,牵涉上下游水资源分配、两岸产业布局等,治理考验的是系统施策和协同治理的智慧。

  曾经,母亲河面临“九龙治水”的困境。症结在于治理体系碎片化和治理力量分散化,无法攥指成拳。强化区域协同治理,打破行政边界和人为壁垒势在必行。

  协同治理,关键在健全机制。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为守护绿水青山夯实“四梁八柱”。福建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始终敢为人先、力争上游。早在2019年,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等四市人大常委会就启动了九龙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2021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出台《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作为全省首部协同立法,有效破解了流域保护宽严不一、协同不足等问题,为提升流域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供法治保障。

  生态立法背后,是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通过制度设计,强化主体责任、细化责任清单,曾经“各扫门前雪”的行政区划变成“共护一江水”的责任链条。务实管用的制度创新,在省内其他流域已形成辐射效应。监测数据共享、联合执法巡查等协同举措多管齐下,上下游市、县建立“污染共治、利益共享”的补偿机制,让守护绿水青山者得到实惠、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

  系统思维下的协同治理,拓宽了“两山”转化通道。从闽江“黄金水道”上游向下游行进,乐见闽清县雄江镇曾经的渔排网箱变身亲水栈道,实现从“卖鱼虾”到“卖风景”的嬗变;美丽河湖串联起市民高品质生活空间,“闽江夜游”成为福州引领夜间经济发展的城市新名片……将生态环境治理融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能激起社会各界更高的参与热情,推动形成企业积极履责、社会组织主动作为、公众广泛参与的多方共治格局。

  守护一江碧水,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与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的接续长跑印证——破除治理藩篱,关键在制度创新;实现永续发展,根本靠系统思维。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ywxx/shjgl/202506/t20250603_692078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