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提出“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强调河南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进一步做好河南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两高四着力”,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河南实践,以生态环境高效能治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河南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首倡地和重要承载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必须坚决扛牢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近年来,河南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出境水质连续5年达到Ⅱ类。大力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深入开展黄河“清废”行动,突出洛河、新漭河、二道河、汜水河等重点支流综合治理;以太行山、伏牛山等流域山地为重点,深化生态修复治理;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涉黄河生态环境问题、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坚决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以更高标准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供水以来,河南全面加强水源区和输水沿线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出境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不断提升水质安全保障水平。始终站在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以更大力度推进丹江口库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持续整治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全面消除丹江口水库上游重点污染隐患;推动总干渠保护区划内村庄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加快环库生态隔离带和干渠两侧生态廊道建设,构建渠、湖、山、林有机融合的生态绿廊;实施丹江口库区水环境监管智能化建设工程,构建“空—地—水”三位一体立体化防控体系;增强应急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可防、可知、可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坚定不移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要牢牢把握“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刚性要求,奋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以决战决胜姿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5月底优良天数101天、同比增加6.9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6天。突出大气污染防治重中之重,持续加压奋进,突出重点治理,扎实抓好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面源污染防控、重污染天气应对、监管能力建设6个专项攻坚行动,严控臭氧污染,狠抓秸秆禁烧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全力以赴完成“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蓝天幸福感。坚持人水和谐,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今年1—5月,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2.9%,优于国家考核目标7.3个百分点。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扎实开展不稳定断面达标行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补短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重点任务,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加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让越来越多河湖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强化源头防控,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河南作为粮食大省,保障吃住安全任务光荣而艰巨。全面加强耕地和建设用地污染治理和风险防控,严格落实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深入贯彻《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统筹做好固体废物及新污染治理。扎实推进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项目,持续深化尾矿库治理、危险废物监管,严格落实15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限措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森林走进城市。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充分发挥环保引领、倒逼功能,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2025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管理,完善碳排放源头控制机制,建立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着力制定更加精准科学的污染排放标准,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煤电结构、货运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不同排放强度的工业企业,分类施策、精准减排,推动治理水平整体升级。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守绿换金、点绿成金和绿色资本等具有河南特色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价值体系,不断提升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
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立足构建中部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实施更严格自然生态保护措施,不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监管,有力有效保障全省生态安全。严格生态保护监管。推动实施《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0年)》,加强“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及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部门协同的环境应急责任体系,强化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重点领域,以及黄河流域、丹江口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等重点区域的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妥善、科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部门对接沟通,精心组织实施部、省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强应急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强化环境监测预警,有效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切实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系统推进“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聚焦“两高四着力”,适应形势变化、把准优势定位、把握战略重点,以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在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下功夫,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十五五”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美丽河南建设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在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的图景里,不断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