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资讯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重点播报

石家庄:让老厂房成为城市“活力细胞”

发布时间:2025-07-25来源: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者:佚名

  7月16日夜,游客在石家庄纺织展览馆参观。 本报见习记者 王 艺摄

  7月16日20时,石家庄纺织展览馆里,《金梭和银梭》明媚而欢快的旋律流淌。这座由原石家庄棉纺一厂办公楼改建的展馆,开馆半个多月来游客络绎不绝。

  墙面上,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下昔日车间中的火热场景;展厅中,线、梭和锈迹斑驳的纺机,镌刻着“华北纺织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展厅外,集演艺、美食、运动等于一体的综合体——“织音1953”开启城市生活新场景。

  城市是产业发展的阵地,也是历史文脉流淌的河床。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一些曾在城市经济版图上熠熠生辉的产业退出舞台中央,遗留下大量厂房和机器设备。如何处置这些不可再生的工业遗址,不仅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水平,也关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纺织展览馆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织音1953”的探索给人以启示:盘活老厂房、生出新业态、激荡新动能,让工业遗址成为城市肌体里跃动的鲜活细胞。

  老厂房的新生,始于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和呵护。石家庄纺织业的辉煌,曾是华北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纱锭的转动声伴随着几代人的记忆。“织音1953”项目方坚持修旧如旧,以绣花功夫对待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最大限度保持厂房原貌,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城市的工业历史。这种可触摸的历史记忆,让城市历史文脉有了扎根的土壤,也为园区注入不可复制的精神内核。

  老厂房的出圈,成于对新业态新场景的精耕细作。当下,相当一部分工业遗产改造项目由于市场意识不足、文化挖掘不够等原因缺少吸引力。“织音1953”的巧思,在于深耕新业态、构建新场景,形成潮流消费“强磁场”。通过打造首店高地、举办多种活动,灰墙红瓦的工业厂房“生长”出潮店、餐饮、运动、影院等多元业态。园区自今年5月开放以来,已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

  城市更新不是一场“推倒重来”的改造,而是一场“新旧共生”的融合。当纺织展览馆的织机旁响起年轻人的欢笑,当老厂房的灰色砖墙映照着新业态的霓虹,工业遗产便不再是城市发展的过去时,而是能持续输出动能的进行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信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