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赛事就是办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承载区,番禺区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系统推进“美丽全运”各项任务,切实将保障赛事环境质量作为展现城市形象、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水清岸绿、天蓝景美”的赛事环境,全力打造体育盛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番禺样本”,奋力推动体育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系统谋划协同发力
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的工作主线,番禺区系统制定“1+N”环境质量保障方案体系,即1个区域环境治理总体方案,N个专项支撑保障方案,涵盖一馆一策、应急保障、综合巡查等方面,全链条筑牢环境质量保障防线。成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番禺)环境质量保障专班,统筹32个成员单位协同作战。专班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紧密协作,推动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城管部门打造8处沉浸式绿化节点,种植时花6682平方米,完成15条全运保障通道绿化浅修与精修,保养树木16609棵;区住建部门推动大学城道路改造等项目提前完工,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属地镇街规范流动摊点9000余次,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秩序管理。
大学城中心湖公园
低碳办赛治污攻坚
着力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洁净全运与低碳全运行动,推动实现巡游出租车、公交车100%纯电动化,配合完成包括全国首批零碳攀岩场馆在内的三个场馆低碳改造,其中大学城体育中心场馆通过采用光伏发电、节水草坪、半开放式结构等绿色技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00吨。全面加强水质保障,开展加密监测预警,对场馆周边核心水体实施“每周三测”,强化水体污染源排查溯源,推动水质稳定向好。扎实提升城市“气质”,建立工地与移动源抽检机制,累计检查工地1215个次,抽检柴油车3541辆次,落实398个单位会期减排。
大学城体育中心
精准管控智慧赋能
切实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坚持将全运环境安全工作作为环境质量保障的重中之重,强化科技赋能,利用无人机、走航车、执法船及FID、PID、热成像仪等现代化执法装备全面排查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截至11月,十五运会专项巡查累计出动人员6534人次,检查企业(场所)2671家次,整改问题383个,场馆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强化实战演练,先后完成3轮次上级组织的实战演练、开展1轮次覆盖区内各镇街的综合性演练,全面检验环境质量保障体系效能。演练采用“线上指挥+线下联动”模式,依托全运会生态环境保障指挥平台,实现对大气、噪声、医疗辐射等多个重点领域的精准调度。4次演练指挥有力、响应迅速、处置规范,充分展现了番禺区环境保障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协同作战能力。
美丽引领 全民行动
打造绿色理念展示窗口
以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统领,实施多项“美丽工程”构建“美丽细胞”集群。坚持水景城交融建设美丽河湖,大学城中心湖、市桥水道等12条河湖先后获评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推动村貌整治共创美丽乡村,组织石楼镇大岭村等5个村庄申报市级美丽乡村优秀案例;精心规划,推动赛事、生态、文旅交融,涵盖沙湾古镇、森林公园等岭南水乡场景和大学城体育中心等运动地标的两条路线入选首批“美丽+健康”羊城十大最美徒步路线。积极营造绿色办赛氛围,先后开展“共建美丽广州,共享绿色全运”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公众开放日暨全国生态日活动及“‘碳’索青春力、‘绿’动全运会”低碳宣传互动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打卡,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沙湾古镇
大夫山森林公园
下一步,番禺区将持续聚焦环境质量保障与美丽全运建设,紧盯突出问题,强化部署落实,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赛事生态屏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州和擦亮绿色共享的全运底色写下生动的番禺注脚。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杨岚 何佳静 通讯员 番环宣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