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青州分局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打破传统普法局限,以“普法+”为核心抓手,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普法体系,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帮扶企业、党建共建和执法监管各环节,为青州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一是“普法+圆桌会议”,破解沟通“堵点”。针对以往普法宣传单向灌输、互动不足的问题,青州分局创新搭建“圆桌会议”普法平台,变“我讲你听”为“共商共议”。会议邀请企业代表、执法人员等围坐“圆桌”,围绕近期生态环境监管重点、企业常见违法违规类型及行业环保需求等展开交流。执法人员结合典型案例,用“接地气”的语言解读环保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现场解答企业治污难题和环境诉求。截至目前,已举办“圆桌会议”2场,覆盖企业16家,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环保技术疑问、政策咨询、诉求建议等11条,实现普法宣传与需求解决的“双向奔赴”。
二是“普法+党建共建”,激活联动“亮点”。青州分局以党建为纽带,构建“跨界联动、全域覆盖”的普法格局。一方面,与公安环食药侦大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组建“生态环保普法先锋队”,深入乡村集市、社区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例及后果,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累计开展活动2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另一方面,与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党建+环保普法”共建,通过联合主题党日、环保法规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明确环保主体责任,规范环保设施运行。目前已与2家企业建立共建关系,企业环保合规意识和自主治污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普法+现场执法”,打通普法“终点”。青州分局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推行“执法先普法、处罚先教育”的工作机制。在日常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针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场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告知违法后果及整改方向,变“单纯处罚”为“教育引导+督促整改”。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实行“轻微不罚+普法教育”,通过批评教育、指导帮扶等措施,引导企业主动整改。今年以来,累计在执法现场开展普法教育80余次,“轻微不罚”案件5起,企业整改合格率达100%,实现了生态环境执法与普法宣传的有机统一,推动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