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绘就“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瑶海区精准施策、多措并举,通过强化日常巡查、加密水质监测、系统谋划治理项目三大抓手,全面推动辖区水质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以扎实行动守护碧水清流。
一、织密巡查网络,压实常态监管“责任链”
瑶海区将常态化巡查作为水质提升的基础保障,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监管体系。全区依托河长制工作机制,建立起“区级统筹、街道主责、社区落实”的三级巡查网络,将27个重点入河口的巡查责任明确分解至7个属地街道,确保每个点位“有人管、及时管、管到位”。巡查内容不仅涵盖河道保洁、设施维护等直观项目,更深入排查企业非法排污、水质异常等潜在隐患。
二、强化监测预警,把准水质变化“主动脉”
在强化“人防”的同时,瑶海区高度重视“技防”支撑,通过科学监测精准掌握水质动态。一方面,定期对重点入河排口进行人工采样送检,获取权威水质数据,密切跟踪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科技手段,通过水质在线监测微站、运用无人机巡河等技术,实现对部分区域水质的实时监控和广域巡查,大幅提升了监测的频次、效率和覆盖面,使水质监管更加智慧、精准、高效。
三、聚焦长远谋划,夯实系统治理“项目库”
为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与长治久清,瑶海区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着眼于长远,系统谋划一批水环境治理项目。这些项目旨在通过推进雨污分流深度改造、提升区域管网效能、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等举措,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入河负荷,系统提升区域水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态韧性。通过项目的梯次推进与落地实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瑶海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固提升。
下一步,瑶海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巡查、监测与治理项目谋划工作,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不断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努力让优良的水生态环境成为辖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