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改后,驻市、属地环境监测机构职能调整,分别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鉴于污染源执法对监测“有需求、不通畅”,而属地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少、无能力”的实际,联动机制亟需建立、监测能力亟需提升。
为统筹解决污染源监测执法联动中的诸多问题,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与宿迁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建立污染源“测管联动”机制,实现监测与执法深度融合,带动属地环境监测机构能力提升。
依托宿迁环境监测中心草拟的征求意见稿,双方就联动工作职责、联动具体程序,特别是监测方案制定与备案、监测任务提出与共享、监测开展与结果共享、监测质控与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组织多轮交流、论证、完善,最终联合印发《关于“测管联动”开展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宿迁市污染源监测执法联动开启新篇章。
双方当月率先对江苏优拓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企业开展入企监测。经过4个月磨合期,双方逐步完善“测管联动”企业名单程序——执法条线通过信访、非现场执法监管平台等多渠道精准锁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排放企业,提出监测企业名单;与监测条线联合会商、综合研判后,最终确定并发布月度监测名单,实现靶向监管与科学监测的有机融合。
在江苏新源水务有限公司监测现场,省宿迁监测中心现场监测人员细致地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实操指导:“一定要有全程序空白,它是对采样运输等全流程是否受污染干扰的监控,测氨氮要同步测定水温,BOD5要用专用采样瓶,避免产生气泡”。
通过指导采样规范、解析质控要点等“手把手”帮扶,快速帮助第三方机构提高现场检测能力,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基于属地环境监测机构技术指导与支援需求,宿迁环境监测中心主动采取监测示范、现场观摩和质控比对等措施,协助对委外的社会化检测机构开展质量监督。目前,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共组织19家企业监测执法联动,开展140余人次无监测能力等技术帮扶工作。
下一步,宿迁环境监测中心与宿迁市生态环境局将系统梳理“测管联动”经验,评估优化工作程序,不断深化机制建设,持续提升环境监管精准化水平。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