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秦淼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为山东省临沂市的河湾公园镀上暖光。沂河岸边,蜿蜒的河岸线勾勒出开阔水面,晚风拂过芦苇荡,惊起几只白鹭。不远处,河湾公园76个花境作品在暮色中隐去斑斓色彩,人们仍能透过错落的枝叶,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机。
位于沂河岸边的河湾公园是高军镜头里的“常客”。“春秋两季我总爱来沂河边转转,相机里不知不觉就存了上百张照片。”高军笑着说。
如今这幅“众鸟嬉戏、碧水环绕”的画面,在多年前却是另一番模样。
20世纪90年代,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县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以造纸、制革、酿酒为主的产业结构,加上滞后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沿线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导致沂河曾一度沦为劣Ⅴ类水体,水鸟、鱼类近乎绝迹,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为恢复沂河源头水生态功能,沂源县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构建以“立、治、护、活、转”为核心的全流域协同综合治理体系,将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结合,将沂河打造成集水资源丰畅、水环境优良、水生态多样、水文化交融、水经济发达于一体的源头水活力廊道。
如今再到沂河岸边,四季都有新景:春日湖荷初绽,夏日芦苇浩荡,秋日粉黛如云,冬日水鸟翩跹,沂河变成了热闹的“生态家园”。
言语间,高军也聊起自己与生态摄影的缘分。
“这还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篇《白马河变黑马河》的文章说起。当时看到家乡河流被污染的报道,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从那时起就开始关注身边的生态变化。”令高军欣慰的是,如今的白马河早已褪去“黑衣”,通过实施企业污水综合治理与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岸边柳树成荫,河水清清,鹭鸟纷飞,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真正让高军坚定用镜头记录生态决心的,是外孙的一个小动作。有一次高军带孩子来河湾公园游玩,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主动弯腰捡起,还奶声奶气地说:“要保护照片里这美丽漂亮的沂河。”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拍的不只是照片,更是让大家看见美的窗口。”高军说,现在身边的很多邻居、朋友,看到他分享的沂河四季变化照片都深受触动,主动加入社区河道清理志愿活动。
从“看见美”到“守护美”,这一转变,比任何一张照片都更让他动容。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